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種植高山蔬菜 成為開州大進鎮農民致富增收的"搖錢樹"
種植高山蔬菜 成為開州大進鎮農民致富增收的"搖錢樹"
農業網   時間:2018/11/6 14:01:00  來源:開州日報  閱讀數:422

  正值深秋時節,重慶開州大進鎮的高山蔬菜喜迎豐收。連日來,記者一行走進大進鎮新元村6組高山蔬菜基地,隨處可見村民收菜、裝車的忙碌身影。旁邊公路上,4輛卡車蓄勢待發,等著將大山深處的綠色蔬菜送到各大超市、農貿市場,*終出現在廣大市民的餐桌上。

  “高山蔬菜是我們老百姓的‘搖錢樹’!”新元村村主任陳永剛自豪地說。放眼四周,高山蔬菜基地里蘿卜、卷心白、牛心菜、四季豆生長旺盛,將這片山坡妝點得勃勃生機。

  大進鎮位于北部山區,海拔較高,具有得天獨厚的高山蔬菜種植條件。去年以來,大進鎮憑借市、區、鎮、村“四位一體”攻堅體系,在全區干群以及來自市委組織部扶貧集團各成員單位的共同參與、共同努力下,利用資源優勢,積極引導村民種植高山蔬菜,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爭取早日脫貧致富。

  劣勢變優勢,荒山坡成蔬菜基地

  10月24日上午11點,新元村。

  “我們這兒的高山蘿卜,生長環境好,天然、綠色、無污染,秋冬時節燉羊肉、牛肉,格外鮮香。”新元村村民陳耀恒帶著記者查看他的菜地時,做起了廣告。

  其實不用陳耀恒做廣告,大進鎮高山蔬菜已小有名氣。近年來,萬州、云陽、城口等周邊區縣的菜販慕名而來,上門收購高山蔬菜。

  幾年前,這里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大進鎮不少村平均海拔在1200米以上,地處高寒地區。水稻等傳統農作物在這里“水土不服”,而種植玉米、紅薯、土豆的經濟效益又不高。老百姓干脆撂荒不種地,選擇外出務工,不少地方也就成了荒山。

  如何找到一種適合的產業,把地理條件上的劣勢轉為優勢,為當地貧困群眾找到一條脫貧致富的途徑?

  答案就是:發展高山蔬菜。大進鎮的高山地區雖然不適合水稻等傳統農作物生長,卻給高山蔬菜提供了良好的生長條件。山區生態環境優越,讓種植綠色、無公害農作物擁有了先天優勢。同時,高山蔬菜在生長時間上的差異,贏得錯峰上市的好時機,經濟效益更加凸顯。

  “過去種水稻,‘種一坡,收一鍋’,大家肚子都填不飽。如今,種高山蔬菜,一畝地一年能有1萬元收入,脫貧沒有問題。”陳永剛掰起手指給記者算起了收入賬。

  貧困戶陳永開正是靠種植高山蔬菜,不但摘掉了“貧困帽”,日子越過越甜蜜,還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脫貧致富典型。

  合作社牽頭,貧困戶脫貧有保障

  10月24日下午4點,楊柳村。

  楊柳村黨支部書記彭昌貴開車行駛在鄉間公路上。不一會兒,他放慢車速,打開車窗,指著外面興奮地說:“你看,那就是我們楊柳村的高山蔬菜基地!”

  遠遠望去,只見悠悠藍天下,成片菜地綠意盎然,滿目蔥綠。

  彭昌貴說,楊柳村海拔高,遠離城鎮,生態環境非常好,能夠種植高品質的高山蔬菜。

  “你們的高山蔬菜好賣嗎?”記者問。

  “好賣,我們有‘義務銷售員’幫著銷售,一年要賣4萬斤蘿卜。”彭昌貴笑著說。

  彭昌貴口中所說的“義務銷售員”,就是楊柳村駐村工作隊扶貧干部唐和團。唐和團是開州中學的一名普通老師,他來到楊柳村后,針對當地交通不便、信息閉塞、高山蔬菜有價無市的情況,主動當起了村里的銷售員。每當高山蔬菜到了收獲季節,他就和開州城區學校的食堂聯系,將楊柳村以前賣不出去的高山蔬菜全部變成了“真金白銀”。光是蘿卜一項,一年就可以賣掉4萬余斤,為老百姓增收近3萬元。

  不過,靠扶貧干部銷售不是長遠之計。在唐和團的建議下,楊柳村組建專業合作社,解決規模生產和銷售渠道問題,鞏固脫貧成果,實現穩定致富。

  “規?;N植以后,我們需要在技術、管理、銷售等方面進行提升,增強農戶抗風險能力。”彭昌貴說,村里成立高山蔬菜專業合作社,村民將土地流轉給專業合作社,或者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參股,由專業合作社統一管理。專業合作社除了每年支付流轉金或分紅外,還會雇傭農戶在合作社里務工,增加農民收入。

  “專業合作社大部分成員都是貧困戶,他們有許多靠著種植高山蔬菜實現了脫貧致富。”彭昌貴說。

  不僅如此,專業合作社還與農技部門建立長期聯系,獲得技術上的幫助,提升蔬菜產量和質量,有效破解了過去種植高山蔬菜效益差、銷售難等問題,免去了村民的后顧之憂。

  政府搭平臺,蔬菜成為網紅商品

  10月25日上午9點30分,杉園村。

  杉園村雖然地理條件較為偏僻,但區域內生態環境保護完好,非常適宜種植高山蔬菜。近年來,杉園村種植高山蔬菜的村民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村民楊代安種植了100畝魔芋,年產值達10萬余元,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致富“能人”。

  不過,隨著種植規模的增加,杉園村村民同樣面對銷售問題。

  為了解決銷售問題,大進鎮在相關部門的協助下,搭建農村電子商務平臺——電商扶貧驛站,讓大進鎮高山蔬菜走上“基地+電商”的*銷售之路。高山蔬菜上網后,迅速成為網紅商品,深受消費者的追捧。

  “我們的高山蔬菜以及其它農產品,上電商平臺銷售后深受消費者青睞,供不應求。”杉園村黨支部書記黃萬平說。

  電商扶貧驛站為大進鎮高山蔬菜進入周邊市場提供了優質的配送供應渠道,使大進鎮高山蔬菜的優質品牌在市場上更加響亮。同時,整合當地旅游觀光等特色資源,形成以點帶面的“特色農產品+生態旅游”的資源集約發展模式,拓展村民脫貧致富和農村產業發展的新渠道,一舉數得。

  目前,大進鎮各村(社區)電商扶貧驛站呈現出運營良好、蓬勃發展的態勢,帶動脫貧效果初步顯現。

  據介紹,大進鎮正在探索建立配送中心,通過發展小包裝、凈菜進超市(社區)等方式,減少中間環節,進一步擴大高山蔬菜的品牌效應,提升產品附加值。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yaolei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