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8個月行業利潤同比增長32.2%,增速在化工行業中位列第二,這是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我國農藥行業的統計數據,然而在發展過程中,業內也普遍意識到,環保、安全、創新薄弱、公眾誤解等仍然是行業發展的制約因素。近日,“長江經濟帶綠色化工行產業調研行”座談活動在江蘇召開,與會嘉賓就中國農藥行業發展等問題進行了細致分析,探討綠色農藥究竟應該怎么"綠"。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孫叔寶會長詳細介紹國內農藥行業發展現狀。他表示,目前國內共有農藥企業2500多家,其中獲得工信部核準的企業有1709家,具有原藥生產資質的企業有459家,可常年生產300多個原藥品種。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8個月農藥行業實現主營收入1585億元,同比增長9.3%,實現利潤146億元,同比增長32.2%,利潤增速在化工行業中位列第二位。
中國農藥是全球*大農藥生產國,也是全球農藥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農藥產品供給市場極大豐富,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作出了積極貢獻。孫叔寶介紹說,農藥產業步入“綠色化”關鍵期。農藥企業應強化企業的安全、環保管理水平,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加強創新驅動對行業的引領作用,提升農藥行業的綠色發展水平;大力推動行業的兩化融合工作,以智能制造為主要抓手,全面提升行業發展質量和經濟效益。
“農藥行業的發展仍存在環保、安全、創新薄弱、公眾誤解等制約因素。”中國化工報社社長崔學軍表示,以長江經濟帶的農藥生產企業為例,這些企業無論是規模還是產能占據行業半壁江山,對農藥行業未來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為推動中國農藥行業綠色發展,特意舉辦的“長江經濟帶綠色化工走進農藥產業”調研活動,對于摸清農藥行業的現狀,樹立行業典型企業,消除公眾誤解,提升行業環境治理及科技創新水平,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加強長江流域綠色化工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江蘇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新生介紹說,面對行業持續加大的環保壓力,去年公司投入高達1.24億元用于環保治理,其中僅代森錳鋅產品的環保綜合運行費用就達2000萬元,折合每噸產品環保成本640元。一方面,公司持續加強產品創新,全面提升質量管理標準,建立清晰、穩定和持續的品牌推廣體系,深入推進HSE管理工作,進一步完善環保運行體系,提升環保效益,另一方面,公司把“智慧企業、智能制造、智才聚集”作為引領企業發展方向的旗幟標桿,銳意進取,致力于成為*可信賴的植保服務商。
調研組專家表示,如何可持續發展一直是農藥企業必須面對的課題。為此,近年來農藥企業在工藝改進、設備裝備更新、智能制造等方面下了大功夫,盡*努力改變行業在公眾中的形象。在國家愈發重視安全環保的背景下,一方面,提高企業運營能力,改變行業在公眾心中的形象。另一方面,企業要更加注重核心技術的創新,讓智能制造為行業發展保駕護航,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此外,與會專家還呼吁,國家職能部門應在企業升級改造、搬遷等方面予以國內農藥企業支持和幫助;統一環保監管和執法尺度,堅決打擊不合規企業,使得農藥行業在公平有序的環境下健康發展。
據悉,該活動由中國化工報舉辦,來自國務院參事室、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南京工業大學等政府機關、行業主管部門以及科研院校的領導、專家參加了活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