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蓬萊:從“農業村”變“公園村”(圖)
蓬萊:從“農業村”變“公園村”(圖)
農業網   時間:2018/11/7 14:17:00  來源:貴州日報  閱讀數:412

蓬萊

  “遠上盤山玉路帶,白云深處有蓬萊”。

  距離貴陽市區10余公里的白云區蓬萊村,山環水繞,青山如黛,猶如人間仙境。

  就是這樣一個如詩如畫的地方,在改革開放初,村民進*城,來回需要*的時間。

  道路成為了阻礙這個城市近郊鄉村發展的*瓶頸,當地村民只能依靠傳統農業艱難地過著日子。

  也正因為長時間的交通條件制約,該村保存了完美的生態環境和完整的農耕文化。

  然而,當時的生態與文化并未給當地百姓帶來直接的經濟收益,因為貧窮,該村一度成為后進村、扯皮村。

  進入上世紀90年代后期和新世紀初,蓬萊村和全國大多數農村一樣,百姓獲得大豐收。此時,中央提倡“重點圍繞農副產品加工和發展優勢產品,調整、提高農村工業;結合小城鎮建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然而,蓬萊村沒能抓住機遇,仍然沒有擺脫傳統農業的轉型升級,而是大批勞動力向城市進軍,涌向了“打工潮”。

  “*峰期,村里85%的青壯年勞動力都外出務工去了,土地大片荒蕪”蓬萊村大壩組組長韓先勇說。

  直到2011年,在城鄉一體化進程的深入推進中,蓬萊村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一條通往市區的便捷通道打破了該村的時空,村民種植的新鮮蔬菜,只需30分鐘就可以到達市區的菜場,進入市民們的餐桌。

  “這一年,我們在政府的引導下,利用村里的交通地理優勢、生態和農耕文化優勢,全面啟動農業與旅游、農耕文明與生態文明等深度融合發展,著力建設鄉愁濃郁、充滿詩意的新農村。”韓先勇說。

  通過4年時間的努力,蓬萊村抓住全市“四在農家·美麗鄉村”機遇,整合各種資源,把蓬萊村從一個傳統的閉塞鄉村,變成了一個集觀光、休閑、生態為一體的都市現代農業示范點。該村從傳統作物種植向都市休閑農業發展,村民人均年收入從2010年的3000多元躍升至2014年的1.3萬元。

  2014年,蓬萊村集體籌資30萬元,發動黨員干部、群眾183人集資入股86萬元,注冊成立“蓬萊仙界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承包了現代農業展示區的安保、保潔、勞務用工等服務工作,探索“黨支部+實體+園區+群眾”的富民強村之路。

  同時,該村通過創辦集體經濟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農業開發專業合作社、農家樂協會等經濟實體。集中農民土地資源建設園區,讓百姓的資源變資產;集中資金建實體,讓資金變股金;集中資源建產業,農民變股東。部分村民成為了園區的工人,四十余戶村民開起了農家樂,解決了本地人口的就業問題,促進了全村經濟發展,走出了一條共建共享的致富路。

  據統計,2017年,蓬萊村入股資金已累計達1170多萬元,資金入股股東共389人。到目前,全村發展農家樂餐館52戶、家庭客棧21戶、小吃攤位82戶,KTV、咖啡屋等10余戶,解決就業400多人、創辦微小企業30多家,產業發展呈現“一村多業”的狀況。

  如今的蓬萊村,白墻灰瓦的特色民居、彌漫著香甜的現代農業園區、古色古香的記憶小鎮……形成一座靈秀的山水田園大公園,漫步其中,宛如行走在仙境。

  蓬萊村只是改革開放40年來貴陽白云區鄉村蝶變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白云區以蓬萊仙界旅游景區和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為核心,以“三生四美”(生產樂業、生活幸福、生態宜人、民風淳美、文明德美、鄉愁味美、先鋒促美)為創建重點,選擇景區周邊村寨作為市級美麗鄉村“提高型”示范點進行創建。通過土地流轉或入股,發展農家樂、家庭旅館或出租房屋,或將手中的余錢入股到村集體企業,農民銷售土特產,以及帶動就業、創業等多種方式、多種渠道增加農民收入。該區先后建成了牛場鄉阿所村大寨等20個市級美麗鄉村“提高型”示范點。

  今天的白云,一個個美麗村莊相繼呈現,基本形成了面上潔凈、沿線美麗、一村一特的美麗鄉村新格局,農村“臟亂差”和落后貧窮的標簽已成為記憶。

  白云全區鄉村環境的美麗蛻變,不斷催生出農家樂、鄉村客棧、農業電商、生態農業、農旅融合等美麗經濟,讓農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農村逐漸從傳統的“農業村”向“公園村”發展。數據顯示,白云區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78年的68元提升到目前的16511元,增長了242倍;城鎮化指數從1978年的24提升到87.5,增長了3.5倍;通村通組公路硬化率從1978年的11%提升到*。

  2018年,是鄉村振興開局之年,白云區以爭創省級美麗鄉村示范區的更高目標,開啟了更高水平、更高要求的鄉村振興新征程。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n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