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間,貴州省息烽縣立碑村還是典型的西南地區小山村。如今,依靠電商發展,立碑村早已“改頭換面”,變成了生機勃勃的新農村。
2017年,立碑村出現在阿里研究院公布的中國淘寶村名單中,成為貴州*“淘寶村”。
近年來,立足脫貧攻堅,牢抓產業扶貧,農村電商與*扶貧協同發展,貴州農村的原生態滋養了綠色、優質的農產品,借由電商力促農產品上行,從山路到網路,貴州走出了一條獨特的電商扶貧新路。
示范引領 貧困山區有了電子商務
一直以來,山高壑大,成為了貴州農村傳統商業發展的“絆腳石”。
為打破這一局限,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將農村電商作為扶貧開發的重要抓手。自2015年以來,商務部等有關部委在貴州省連續四年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創建工作。
按示范項目向貧困地區傾斜的原則,省商務廳組織*貧困縣申報示范項目,全省獲批22個*電商示范縣,在全國位居前茅。66個*貧困縣實現*電商示范縣項目全覆蓋,獲得11.3億元中央專項資金支持。目前已有70個縣(市、區)獲批*電商示范縣。
為讓電商示范工作落到實處,貴州分省、市、縣三級,成立由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擔任組長的電商發展領導小組,設立電商辦,將網絡零售額納入考核指標。
2015年至2017年,貴州省共投入2億元財政資金,支持37個縣(區)創建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目前,貴州省*、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已覆蓋79個縣(市區),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成效顯著。2017年全省電商交易額累計完成2023.95億元,同比增長43.76%;今年1至9月,全省電商網絡零售額111.31億元,同比增長34.88%。
“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探索形成貴州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新模式,推動農村電子商務應用取得突破并形成示范帶動效應,打造具有貴州特色的農村電商發展的新樣板。”省商務廳有關負責同志表示,力爭到2020年全省電商交易額突破3600億元,打造1000個農產品銷售特色網店,建設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10000個。
聚焦上行 電商助推“黔貨出山”
熊軍是立碑村眾多網店店主之一,2016年,他辭去某公司區域經理的工作,回到息烽縣開起了網店,數款貴州特色農產品上線熱銷,每月收益達10000元。
電商扶貧,如何抓住上行,將東西賣出去,是實現農戶增收的關鍵。
近年來,貴州省將網絡零售額(單指上行)列為了貴州省市州和縣域經濟發展綜合測評及排位考核體系,各地方政府對農產品上行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大型電商企業與貴州省貧困縣、鄉對接,推動貧困地區農產品上線銷售。將市場體系及社區電商建設和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有機結合,打造農產品基地直供體系。以大數據分析結果為依托,開展訂單式農業,帶動貴州省農業結構調整和綠色優質農產品銷售,形成了“一店帶多戶”“一店帶全村”的創業致富新模式。
同時,組織阿里、蘇寧、京東等大型平臺與貴州電商云等本土重點電商緊密對接,促進線上線下融合推動產業扶貧,整合各方平臺資源,推動貴州省農產品上行。今年4月,“貴州省首屆農業品牌發展峰會暨興農扶貧頻道上線啟動儀式”舉行,農村淘寶興農扶貧業務落地貴州,貴州省16個縣域特產登陸全球*電商平臺;5月,又與京東集團合作“十縣聯動·共力扶貧”活動。
健全體系 三級網絡引領農民穩定脫貧
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將“建設2500個村級電商扶貧站點”列為貴州省民生實事之一。
通過電商扶貧站點的建設,破解了農產品上行“*初一公里”的難題,真正打通“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通道。同時,通過建立農商互聯大數據平臺系統,解決了產銷信息不對稱問題,實現訂單化生產,讓農商數據實現“上聯生產,下聯銷售”。
為完善服務體系,貴州省搭建了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將電商終端延伸到農村,并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構建以貴陽和遵義為中心,市州所在地為樞紐,縣(市、區)為節點,鄉鎮大型農產品生產基地為末梢的省內全覆蓋冷鏈網絡,整合第三方物流,全力推動物流到縣、快遞到鄉、配送到村的物流體系建設,貧困地區快遞網絡覆蓋60%以上。
從上山下鄉,到跨越山海,借由電商發展,“黔貨銷售一日千里”,在從前的立碑村,任何人都無法想象,當地的農特產品能通過電商,與山那頭、海那邊的采購者完成交易,并讓當地農特產真正在村里的210國道上活躍起來,快遞車輛在這里迎來送往,引領了貴州省農村電商的新做法,開啟了貴州省農村電商產業扶貧的新篇章。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