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廣西百色右江區把農村路網建設作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重要突破口,提出“小康路上,絕不讓任何一個村屯因農村交通而掉隊”的口號,采取超常規措施扎實推進農村交通由主動脈、支動脈向“毛細血管”循環。
強化責任。該區成立以區委書記、區長為組長的農村路網工程建設領導小組,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農村路網建設實施方案,明確資金籌集、工程調度、工程施工、質量監督等工作措施,切實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確保了農村路網建設有序推進。
科學謀劃。該區以“通”為綱做規劃,認真布好“循環網狀圖”,編制農村路網建設總體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做到與國省干線道路規劃、新農村建設、產業培育、客貨運輸、農村發展“五結合”,堅持聯網路、示范村、產業園、客運線、聚居區“五優先”,安保設施和綠化美化“兩注重”,著力提高建設標準,使農村公路通村通屯“全覆蓋”、形成“大網絡”格局。
規范建設。該區以“優”為先建項目,國土、交通、發改、林業、扶貧、財政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嚴格落實農村路網建設標準,建立責任化包抓、旁站式監管、淘汰制考評機制。每一處工程確定區級領導負責抓進度、搞協調、解難題,督促施工單位合理安排工期;推行工程技術人員現場蹲點、跟班作業的“旁站式”監管;群眾代表現場義務監督,開展交通建設項目質量評比,實行施工企業“末位淘汰制”,全力打造群眾滿意的優質工程、放心工程。
通力協作。該區以“引”重聚合力,多渠道整合人力、財力和物力資源,采取群眾“投”、財政“補”、企業“墊”、部門“幫”、多方“籌”等形式,廣泛發動群眾投工投勞,落實以獎代補政策,整合各類農村發展項目資金,號召企業捐資幫建,群策群力為公路建設打基礎、做配套、消“盲點”,真正使公路建設的“*后一公里”直達群眾家門口。
由于措施有力,決策得當,有效推進了農村路網建設快速有序發展。從“十一五”末至現在,右江區累計完成農村路網建設投資5.97億元;全區102個行政村全部實現四級以上通村硬化道路標準,硬化率達*;通屯道路由262條上升到563條,新增301條,增加1.15倍;通屯道路里程由479公里上升到1516.6公里,新增1037.6公里,增加2.16倍;783個自然屯全部打通屯級道路,通屯路率*;其中702個20戶以上自然屯實現通屯道路硬化,通屯道路硬化率89.66%。“爛泥路”被“水泥路”所代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成為歷史,“路運一體,客運同步、貨運聯網、產業配套”的農村路網成為農村繁榮、民生改善、產業升級的幸福路、小康路。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