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走進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太平鎮路河村,和煦的秋陽下,一幅宜居宜業的美麗畫卷映入眼簾:寬闊平坦的水泥村道通村入戶,新穎的農民小洋樓錯落有致,文化廣場、文化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兒童之家、衛生公廁等公共設施一應俱全,藍天白云下整潔文明的村容村貌,折射出了路河村在鄉村振興大潮中的喜人變化。
路河村是太平鎮禤村村委轄下的一條自然村,距太平圩8公里,有84戶、350人,耕地面積200畝,山地面積150畝。
沿著寬闊平坦的村道進村,村道兩旁數百個成排成行、罩著黑色遮陽網、磚砌的方形小池吸引了我們的目光。村長蘇國華向我們介紹,那些方形小池是胡子鯰種苗池,是用來養殖胡子鯰苗的。胡子鯰,本地人稱之為土塘鲺,是一種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頗高的“河(塘)鮮”,深受市場歡迎。談起養殖胡子鯰苗,蘇國華顯得很興奮:“路河村是名副其實的胡子鯰苗養殖專業村,目前,村里有11戶較大規模的胡子鯰種苗養殖戶,規模*的養殖場面積達3300平方米,全村一年的育苗數量在億尾以上,產值約350萬元。”蘇國華介紹,在上世紀90年代,外出打工的路河村村民看到人工養殖胡子鯰苗的商機,紛紛回到家鄉養殖胡子鯰苗,鎮政府對路河村發展胡子鯰種苗養殖業也給予大力扶持和引導。經過近30年的發展,胡子鯰種苗養殖已成為路河村的主導產業,高峰期全村幾乎家家戶戶都養殖或參與養殖,胡子鯰種苗養殖戶普遍都奔康致富了。蘇國華指著村子那些外墻貼著白瓷片、樓高三層半的小洋樓自豪地說:“這些都是‘塘鲺樓’,是村民們靠養殖塘鲺魚苗掙的錢建起的。”
在當前如火如荼的鄉村振興大潮中,路河村被縣、鎮定為重點打造的美麗鄉村示范村之一。在前階段的“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動中,路河村干群熱情高漲,主動清拆廢棄豬牛舍、危房39間,義務投工投勞100多人次,清理路障、淤泥共10多噸,清理衛生死角10多處,完成了清拆任務,為美麗鄉村示范村的項目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談到下階段村子振興建設,蘇國華扳著手指頭向我們娓娓道來:“路河村將抓住建設美麗鄉村示范村的契機,以提升村莊生產生活基礎設施為重點,計劃進行親水平臺、幸福新居、文化長廊、衛生公廁、文體廣場、黨員活動室、雨污分流管網、污水處理池、垃圾屋等項目建設,把村容村貌和公共服務水平提檔升級,建成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示范村。”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有了產業的支撐,農民的收入才會穩步提升,幸福感也才會跟著提升。路河村依靠“一尾胡子鯰苗”,找到了一項富民興村的特色產業。如今的路河村,正隨著鄉村振興的東風而悄然舊貌換新顏。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