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近日舉行的第八次集體學習時再次強調,鄉(xiāng)村振興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要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今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他提出,必須要傳承發(fā)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xiāng)村文化興盛之路。
在我們看來,鄉(xiāng)村振興離不開鄉(xiāng)村思想文化建設。目前我國農村思想文化建設滯后于經濟發(fā)展,農民思想文化水平良莠不齊,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社會的健康持續(xù)發(fā)展。究其原因,一是農村思想文化建設著力不均。近年來,各地在新農村建設中也采取了一些思想文化建設方面的措施。比如鄉(xiāng)村文明活動、農村“四德”建設、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等等。但是,在這些活動中存在用力不均的問題,造成了思想文化建設上的不平衡。有不少基層干部存在著“嫌貧愛富”的工作作風。對于那些富裕的、交通方便的、基礎較好的農村往往是錦上添花,而對于那些貧窮的、偏遠的、基礎不好的則往往不聞不問。于是就出現(xiàn)了一個地區(qū)樹立一兩個亮麗窗口,大多數(shù)農村長期處于無人問津的狀態(tài)。
二是農村思想文化建設方法有待改進。長期以來,我國的基層組織習慣于用搞經濟的方法去抓思想文化建設。在思想文化建設上層層下達指標,以經濟手段代替思想文化工作,結果事與愿違。有的地方習慣于以活動代建設,以活動代發(fā)動,以活動代評估,以活動代教育,以活動代檢查,以活動代總結。表面上看,思想文化建設搞得紅紅火火,聲勢浩大,結果活動一結束,一切恢復原狀,很容易引發(fā)群眾的逆反心理。還有的地方習慣于“一刀切”。當代農民的思想文化需求是多層次、開放式、多樣性的狀態(tài)。比如,山區(qū)的農民和城郊的農民需求不一樣,不同年齡段的農民的思想文化需求也不一樣。男性農民與女性農民需求也不一樣。一些地方仍習慣于“一刀切”,一個標準,一個模式,一種辦法,結果是收效甚微。
三是思想文化建設主體看客心理較為嚴重。如果把農村思想文化建設比作一臺大戲,那么,主角是農民,黨政主管部門和各級干部則是導演。很多地方的主管部門和干部定位不當,把自己放在主體的位置,自編自導自演。在各種類型的活動中,從頭到尾,忙碌的是主管部門、各級干部以及少數(shù)“典型”,而真正的主角農民則成了看客。原本是建設主體的農民倒成為活動的局外人,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應當清醒地認識到,鄉(xiāng)村思想文化建設是鄉(xiāng)村振興的基礎建設,鄉(xiāng)村思想文化建設的主體是農民,應當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使廣大農民認識到農村思想文化建設是鄉(xiāng)村建設的重要方面,是他們自己的事情,積極主動地投身鄉(xiāng)村思想文化建設中去,為鄉(xiāng)村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各級黨委、政府應當把農村思想文化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抓緊、抓實、抓出實效。要從本地農村實際出發(fā),制定適應本地農村具體情況的《農村思想文化建設規(guī)劃和實施細則》,可由各級黨委、宣傳部門牽頭,成立由組織部、婦聯(lián)、團委、農委、文化、新聞廣播等相關部門參與的“農村思想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建立農村思想文化建設長效機制,協(xié)同推進農村思想文化建設。還應該加強對農村思想文化建設的理論研究,創(chuàng)立有中國特色的農村思想文化建設理論。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