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三個“八”變*怕三個“臭”漁民盼望湖區恢復靚麗自然
上世紀80年代,為了解決老百姓吃魚難的問題,國務院確立了以養為主的漁業發展方針,江蘇省高寶邵伯湖的養殖漁業開始迅速增長。
“2003年時,湖區的養殖面積一度達到36萬畝。2010年國家加強養殖權制度建設以來,高寶邵伯湖按照省政府批準的養殖規劃實行嚴格的限制措施,盡管如此,2016年初湖區仍有養殖面積30.5萬畝,占湖泊總面積的21.2%。其中,養殖發證面積23.4畝,持證養殖漁民2244戶;無證養殖面積7.1萬畝,無證養殖漁民約600戶。”江蘇省高寶邵伯湖漁管辦副主任索維國介紹道。
由于長期過高密度的養殖以及粗放的管理模式,養殖區由過去的“資源豐富”變為“荒漠化”嚴重;湖區的百姓也由過去的“盼溫飽”“求生存”,變為現在的“盼環保”“求生態”。永安村漁民徐友桂說:“過去漁民只怕三個‘八’——八點水位(蓄水位8.0米)、八千流量(上游泄洪8000米3/秒)、八級大風,現在漁民*怕三個‘臭’——臭流、臭草、臭魚蝦:有水流的地方怕上游來農業、工業污染水;養殖區等水流不通處,菹草瘋長、水花生等草害又泛濫成災,養殖密度高,夏季或洪水期一個養殖塘口有死魚蝦,連帶一片都死光。”
為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高寶邵伯湖漁管辦從2016年起實施“退養還湖”,讓“湖區顏值”越來越高,按下了湖區綠色發展的快捷鍵。
漁管辦意識到,減少湖泊養殖面積、降低養殖密度是大勢所趨。配合國家養殖權證制度建設,率先提出退養計劃,以養殖規劃區為界,劃出退養紅線。2016年在邗江區方巷鎮沿湖村先行先試,退養該村規劃外集體無證養殖水域2000畝,除以獎補形式補貼4萬元工作經費,所有退養經費均由地方政府自行解決。
試點成功不到一年,2017年初揚州市委市政府即提出了高寶邵伯湖“三退三還”工作構想。漁管辦隨之提出無證養殖全部退出,持證養殖邵伯湖、寶應湖全部退出,高郵湖沿岸1公里退出,2~3公里進行養殖生態化改造。
退養工作體量大、時間緊、任務重。為了能讓開展工作有遵循、有依據,針對什么是“退養還湖”,漁管辦專門組織了揚州市沿湖縣(市、區)政府、漁業主管部門及相關重點漁業鄉鎮的負責人,前往白馬湖、長蕩湖、太湖等地考察;針對如何“退養還湖”,漁管辦整理匯總了各地工作經驗教訓,制成《退養還湖考察報告》,并結合高寶邵伯湖的湖情特點、沿湖各地經濟發展實力、占有湖區漁業資源稟賦的先天差異等綜合因素,出臺《高寶邵伯湖退養還湖指導意見》。此外,漁管辦還梳理出揚州市范圍內持證養殖及無證養殖情況匯總和分布圖,明確了先退哪里、退還多少等細節問題,作為*手資料提供給各單位參考。一系列準備下來,為推動高寶邵伯湖的退養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退養還湖的燙手“爛山芋”成了生態脫貧的“香餑餑”
決定“退養還湖”成敗與否,關鍵要解決“錢從哪里來”和“漁往哪里去”兩大問題。僅在揚州市轄區內就涉及到1158戶漁民約5230人,推進難度不言而喻。作為牽頭部門,高寶邵伯湖漁管辦找到了路徑。
要想解決“錢從哪里來”,必須因地制宜、一地一策。針對各地財政實力、在湖區占有資源稟賦、養殖歷史成因不同等諸多差異,指導各地出臺適合當地的“退養還湖”賠償策略和漁民安置方式。例如在無證養殖處置方面:寶應縣對2010年12月31日前歷史形成的持有效承包合同的養殖戶按持證養殖占用補償標準執行;2011年1月1日后形成的持有效承包合同的養殖戶,則按該標準的80%執行;對既沒有養殖證也沒有有效承包合同的非法養殖戶,由各地各部門自行解決。
而在持證養殖占用補償方面,不同地區也是“各顯神通”。寶應縣土圩、網圍分別按3360元/畝、2730元/畝的標準給予補償。同時養殖戶在規定時間內簽訂退養還湖協議并按驗收要求和規定時間退出的,每畝按100元的標準給予獎勵。高郵市則對個人持證養殖漁民給以網圍異地安置政策,按照每畝400元搬遷費進行補償。
由于養殖生產周期性決定,集中退養導致漁獲物集中上市的銷路不暢;大量網樁等養殖設施閑置、廢棄,堆放處理困難等諸多問題錯綜復雜。
江蘇省高寶邵伯湖漁管辦副主任孫文祥告訴記者,要回答“漁往哪里去”的問題,首先就要解決上述難題,漁管辦摸索出了一套“群眾工作法”——“以干帶群、以點帶面、以獎代補、以管促退、以信取信”。
“退養先退村干部,后退群眾;先退經濟基礎好的縣(市、區)或鄉鎮、漁村,后退經濟薄弱、矛盾復雜的地區;先退先獎多獎,后退后獎少獎;徹查私擴、荒蕪、非法捕撈等養殖違法案件,規范冬季清雜行為;充分利用金融支漁保險、燃油補貼、漁民上岸安居工程等惠漁政策取信于民,協調地方政府落實技能培訓、居住、養老等保障政策。”江蘇省高寶邵伯湖漁管辦副主任孫文祥說。
根據2017年揚州市委市政府“民生一號文件”,明確要求2017年持證養殖退養1.1萬畝,無證養殖全部退出(5.5萬畝);2018年揚州市委市政府“民生一號文件”明確2018年持證養殖退養2萬畝。截至2018年8月底,高寶邵伯湖揚州市境內共完成“退養還湖”面積9.2萬畝(其中持證養殖3.7萬畝,無證養殖5.5萬畝)。
“2017年,江蘇全省退養還湖的任務總量為9萬畝。高寶邵伯湖在水體總量占比很小的情況下,完成了6.65萬畝的退養任務,完成率占全省退養總任務的73.9%;2018年省政府下達高寶邵伯湖揚州市境內退養還湖任務是2萬畝,目前已完成2.6萬畝,完成比例130%。”江蘇省高寶邵伯湖漁管辦副主任索維國介紹說。
昔日打魚漢今朝“弄潮兒”湖區高顏值百姓好日子
兩年來,“退養環湖”不僅還給人們一片和諧美好的湖區風光,也為漁區漁民帶來了新的美好生活。
根據江蘇省漁業生態環境監測站《2017年度高寶邵伯湖漁業生態環境與資源監測評價報告》和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2017年度高寶邵伯湖漁業資源監測報告》顯示,漁業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氨氮、高錳酸鹽指數分別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Ⅱ、Ⅲ類;石油類、銅鉛等重金屬均符合《漁業水質標準》;湖泊發揮良好凈水功能,出湖口總氮、總磷、石油類等指標明顯低于入湖口;魚類等生物多樣性指數較豐富,鳙、鰱、翹嘴鲌、魴等增殖放流品種進入十大優勢種,浮游動植物、底棲動物等餌料資源豐富,在現有捕撈產量和生物存量基礎上,仍有4668噸漁業潛力。2017年增養殖鰱鳙魚類轉移氮232.9噸、磷53.7噸,實現碳匯1075噸,抑藻凈水效果明顯。
“退養還湖”還催生了*美漁村。位于方巷鎮的沿湖村,曾經是邗江區窮得叮當響的“漁花子村”,隨著退養還湖,0.8平方公里的小漁村開始打造漁文化、發展美麗鄉村的“旅游經濟”。沿湖村年接待游客量超15萬人次,旅游總收入超2500萬元。近年來相繼獲得“中國特色村”、“中國*農家樂”、“**美漁村”等美譽。
沿湖村的馬明斌過去是養殖漁民,2016年轉產上岸后開起了農家樂,年收入近百萬元。目前,沿湖村配套建設了10多個參觀景點,漁民經營的民宿、餐飲達到10余家。火爆的人氣,更堅定了村里人“退養還湖”的決心。2016年以來,該村已“退養還湖”近5000畝養殖水面,剩下的6600畝養殖水面今年年底將全部退完。
如今,不僅是邗江沿湖村,高郵菱塘回族鄉的“*美回鄉”、高郵界首鎮“蘆蕩風情”、寶應的濕地公園、江都區“邵伯運河風情小鎮”、生態科技新城的“1912風情小鎮”等一大批退養還湖以來催生的“新業態”“新亮點”,正如雨后春筍般在高寶邵伯湖沿湖崛起,它們正努力抓住“退養還湖”契機,做足水文章,唱響漁光曲,以“特色小鎮、*美漁村”創建為驅動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展示振興漁鄉新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