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統計,2017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提高1%,達到66%以上。全國農機總動力接近10億千瓦,畝均動力約為0.38千瓦。規模以上農機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為4291.35億元,比上年增長了6.15%。2017年農機行業2429家規模以上企業中217家出現虧損。大型拖拉機生產51052臺同比下降18.93%,谷物收獲機下降12.58%,玉米收獲機下降11.44%。
農業機械產業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但在某些農業機械產品細分領域,由于門檻較低、低水平重復建設,結構性產能過剩問題較為突出,產業發展受到很大影響,不少行業企業出現無序競爭、企業虧損面擴大。
我國農業機械產品相較于國際品牌的優勢在于高性價比,具體而言就是相對低廉的價格而又有不錯的性能。所以在國際競爭中應該專注于中低端市場,致力于滿足中小農業機械用戶的需求。這樣才能在國際競爭中快速占領一席之地。
未來,隨著我國農機行業技術研發的投入加大,國產農業機械產品技術含量不斷提升,高端農業機械進口需求也將隨之下降,整體價格將回歸合理。低端產品經過幾年的過剩產能的淘汰,基本維持供需平衡,價格將隨著產品價值波動。
一、2015-2017年中國農機制造行業進出口情況
據海關統計數據:2017年農機行業進出口總額123.27億美元,同比增長11.18%。其中進口額22.38億美元,同比下降1.78%,出口額100.89億美元,同比增長14.53%。拖拉機(包括輪、履及履帶牽引車、手扶)出口總量是151519臺,同比增長20.40%;進口總量1619臺,同比增長10%。聯合收割機出口15662臺,比2016年下降了87.80%,進口400臺,同比下降了56.62%。
農機出口在經歷2016年較大幅度滑坡之后,2017年在更為復雜的出口環境渡過。
一方面,發達國家經濟復蘇速度有所加快,新興市場國家經濟企穩回升,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穩步推進等利好因素成為2017年農機出口市場的重要支撐。
另一方面,逆經濟全球化思潮涌動,貿易保護主義進一步升溫,少數國家的貿易政策不同程度地偏離自由貿易原則和經濟全球化軌道,貿易摩擦進一步增多,影響農機出口回升。
進入盤整期的2017年農機出口市場,出現小幅反彈。據我國海關統計,農機行業出口額100.89億美元。農機工業出口下滑也受到全球經濟和農機市場持續低迷的影響。2017年世界農機市場尤其是歐美市場依然蕭條,對中國農機企業外銷的影響明顯。
二、2018-2024年中國農機制造行業出口規模預測
2017年的農機行業形勢,業內人士普遍的感受是“寒冬”,甚至有人說是近十幾年來*差的一年。
不過,盡管過去的一年我國農機工業發展遭遇了很多困難,但主流觀點仍認為,市場危機,依然“危”中有“機”。負面影響是暫時的、階段性的。由于農業現代化和國家糧食安全對農機有高度依賴性,供給不足依然是我國農機工業的主要矛盾,而特有的農藝和生產方式,決定了國產農機才是市場主角。
隨著中國農機出口型企業轉型升級步伐的加快,出口型產品性能和可靠性正在不斷提升,駐外服務的能力也在加強,一些中小型農機產品在東南亞和非洲等地區市場份額比較穩定,口碑已經建立。2018年,預計我國農機進出口業務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尤其是出口業務。事實上,新年伊始,包括雷沃、南通富來威在內的一些企業已經斬獲了不少出口訂單。
同時,2018年,出口產品的結構或將出現較大調整,主要表現為由過去以中小產品為主逐漸向大中型轉化,產品品質和單臺出口價格都會逐步提高。同時,出口數量或將溫和增長,但是出口額或將大幅攀升。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