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杞縣電商產業園內忙碌異常,雙十一當日0時開始,園內中小電商的訂單便潮水般涌來,整個園區“沸騰”了。
從*單到第二單,再到第1萬單、第10萬單,“滴滴”的信息提示如同跳動的音符,讓園區內電商的客服忙得不亦樂乎,此起彼伏的提示音與敲擊鍵盤的“噠噠”聲混合在一起,構成特有的“電商之音”。
杞縣電商辦主任王海濤說:“‘雙11’期間,杞縣大蒜銷售量將達到10萬單,50萬斤大蒜將通過‘電商快車’發往全國各地。今年以來,杞縣已通過電商銷售大蒜2120萬斤。”
“雙十一”期間,在河南杞縣,普普通通的大蒜與電商“握了一下手”,然后用10萬個“滴滴”聲,講述了一個傳統農產品的現代精彩故事。
在該縣物流分揀中心,人潮涌動、熱鬧非凡,工人們將采收的大蒜進行統一稱重、裝箱、登記,按區域進行分類,裝車發往全國各地,形成一幅幅幸福與喜悅交織的繁忙景象。“通過‘拼多多’‘淘寶’等電商平臺,我們的銷售量在3萬件左右,銷售額達到了40萬元,比平時增長了7到8倍,預計今天能夠做到5萬件左右。”某電商企業運營負責人任少杰介紹說。
大蒜“上網”解決了貧困戶的很多問題,不僅為貧困種植戶解決了銷路問題,還為他們創造了增收的新機會。“現在我做大蒜裝箱工作,*大概能裝200到300箱。裝一箱5毛錢,*大概能掙120元。”工人老張說。
電商產業園讓杞縣大蒜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電商平臺在助力農產品上行、幫助貧困戶脫貧上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杞縣83個貧困村均已設立村級電商服務站,搭建了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網絡,形成“一店帶多戶”“一店帶一村”的農產品網店帶貧模式。
“*扶貧是我們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而我們在做好扶貧工作的同時,還要讓老百姓手中的農產品不僅能賣出去,更要賣個好價錢。百姓富了,我們發展電商的初衷也就達到了。”王海濤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