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截至目前,河北省共在4336個點位建設安裝了秸稈禁燒視頻監控和紅外報警系統,其中,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含定州、辛集市,雄安新區)已實現涉農區域全覆蓋,承德、張家口、秦皇島市基本實現平原地區涉農區域全覆蓋。
秸稈焚燒是大氣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初,河北省大氣辦提出,要注重技防與人防有機結合,優先在重點涉農區域安裝半徑為3公里或5公里的高清網絡熱成像攝像頭。目前,我省市、縣兩級均建立了可視化智能監控平臺,設置專人24小時值守,基本實現對露天焚燒秸稈、垃圾的全方位、全天候、全覆蓋監控,火情報警可在5分鐘內交辦給網格責任人員,網格責任人員可在3小時內處置完畢并將結果進行反饋。
該系統有效解決了以往對露天焚燒秸稈、垃圾排查難、處置慢、取證難、行政成本高的問題,發現和處理問題的效率明顯提升。系統能夠提供火點準確位置,確保處置人員能夠*時間到達。今年6月至10月,全省通過該系統發現露天焚燒火點1745個,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了成倍增長。對于發現的露天焚燒問題,60%以上能夠通過視頻監控系統提供的視頻、影像等資料,迅速找到相關嫌疑人,還原事實,實現*打擊。行政成本明顯降低,有效改變了以往依靠大量人工巡查,發現火點效率低、發現火點難問題。
據介紹,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將強化該系統與鄉鎮環保所建設、網格化環境體系的深度融合,加強與鄉鎮空氣質量監測站點、水環境質量監測站點的結合,逐步將“散亂污”企業整治、“納污坑塘”整治、揚塵污染、非法傾倒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企業偷排偷放等納入視頻監控范圍,探索建立“天地人”一體的高效、*的生態環境監管體系,實現“一個平臺管環保”。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