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如何保持快速增長?農業和文化旅游如何才能更好地融合,休閑農業品牌如何打造?農業文化遺產如何發掘和保護,行業政策又該如何運用……這些都是關乎浙江杭州市余杭農業農村未來發展的關鍵問題。
聚焦休閑農業發展,近日,余杭區舉行“2018院士專家余杭行”活動,12名相關方面的專家來余杭實地考察并做專題報告,把脈目前余杭休閑農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并提供寶貴的意見。據了解,由余杭科協主力打造的“院士專家余杭行”活動已在余杭舉辦多次,現已成為學界知名的品牌活動。
近年來,余杭區以現代農業、生態園林、民俗文化為資源,建設了一批以產業發展為基礎,集生產、生活、生態等元素,社會、文化、心靈共同成長,歷史、現實、理想相互融合的多功能特色休閑農業示范基地。
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余杭農業增加值34.55億元,總量居全市前列;前三季度農家樂休閑旅游業共接待游客695萬人,直接經營收入8.62億元,同比增長65%。余杭還先后獲得首批農村產業發展試點示范縣區,國家生態區等多項*榮譽。
報告會上,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農業部都市農業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車生泉以《一帶一路中東歐鄉村休閑資源評價與我國鄉村發展比較研究》為題,拉開報告會序幕。他表示,鄉村的農業發展要延伸由工業、結構、技術、生態形成的服務鏈和價值鏈,加強農業領域的創新。
與會的其他11位中日專家也分別從各自專業角度出發,分享了他們研究領域休閑農業發展的一些新信息和新情況,為與會人員開闊了思路,解鎖了休閑農業發展的新模式。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