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上海嘉定,人們都會自覺聯想到國際汽車城。因為汽車,嘉定區的發展一路高歌猛進,因為不止于汽車,嘉定成為江南歷史文化名城和現代化科技城,成就了中國特色高質量發展的嘉定樣本。
無論在上海還是在全國,2017年的數據,都為嘉定樣本做了有力背書。在上海,嘉定的GDP增速位居*,總值僅次于浦東新區;在全國,嘉定排百強縣第五。“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嘉定建縣800周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正以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勇氣和決心,全力打造經濟高質量、城市高品質、治理高水準的創新活力之城。”面對眾多媒體記者,嘉定區委書記章曦的表態鏗鏘有力。
創新正推動著嘉定茁壯成長為活力之城,嘉定的鄉村同樣在創新中獲得提升。記者了解到,2013年之前嘉定從工業郊區開始向“綜合性郊區新城”轉變,13年之后,嘉定把自身放在長三角格局中進行定位,明確提出“共建幸福城市家園,共享改革開放成果”的目標。
共建幸福城市家園、共享改革開放成果,短板在兩大群體,一是大量涌進的新嘉定人,二是離土上樓和守護鄉村的農民。因此,產業興旺和治理有效就顯得特別重要。事實證明,嘉定的創新基因,為城鄉治理和農業興旺培育出了厚實的基礎。
嘉定素以“教化嘉定”聞名,2007年提出源自基層力量的社區治理載體“嘉定睦鄰”。據不完全統計,經過10年建設,嘉定的睦鄰點已達到1875個,實現了全區12個街鎮227個社區居委會全覆蓋,全區每天約有3萬名居民走入睦鄰點開展各類睦鄰活動。如今,“嘉定睦鄰”已成為嘉定區一張獨特的文化名片。
嘉定除了以文化促治理,還創新社會治理600分評價體系。記者了解到,嘉定區把治理基礎工作劃分為社會治安、公共安全、違法用地和建筑、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等6個方面,設定600分評價標準,由20多家委辦局對所有行政村打分,每年組織開展“A、B、C”3個等次的600分在線綜合評價。同時,不忘把在實踐中涌現的“客匯堂”“四色花人口管理”等草根創新納入社會治理制度。
鄉村振興,產業是重點。40年來,嘉定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為核心,大力發展與現代化新型城市相適應的都市型現代農業。除了以萬畝連片糧田作為規模化的追求,還不斷在機械化、品牌化上提檔升級。2017年,嘉定獲得全程機械化示范縣稱號,以馬陸葡萄、華亭哈密瓜、嘉定梅山豬等8個知名品牌為區域特色的“一鎮一品”格局,也讓嘉定都市農業綻放華彩。
現代農業離不開互聯網。嘉定把信息進村入戶作為重要抓手,依托市農委益農信息社項目建設平臺,以上海金美盛肥料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農燈草莓生產專業合作社這兩個區內首批專業型益農信息社為發力點,確立了嘉定在上海市涉農區的信息化形象和地位。
“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性、長久性的工程,必須做好科學的規劃,在發展中守護好鄉村的靈魂。”章曦說,“鄉村是城市提升發展的寶貴資源,要把鄉村作為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戰略空間來精雕細琢,在保護中實施鄉村振興,村莊規劃是重點,這是近階段嘉定鄉村振興的抓手,嘉定有基礎、有能力做得更好。”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