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河南葉縣甘劉村:發展香菇種植 壯大集體經濟(圖)
河南葉縣甘劉村:發展香菇種植 壯大集體經濟(圖)
農業網   時間:2018/11/20 8:41:00  來源:人民網  閱讀數:497

香菇

  近日,在河南葉縣廉村鎮甘劉村,幾個香菇大棚已經建好。大棚前面的簡易廠房里,幾個工人正在制作菌棒。

  “今年我們計劃種植七萬袋,目前菌棒已經制作了近兩萬袋,這兩天就要派人學習如何將菌種裝進菌棒。”駐該村*書記毋憬說。

  甘劉村位於葉縣廉村鎮西北部,耕地面積2916畝,轄甘劉、配山王2個自然村,479戶2163人,其中貧困戶93戶311人,現有貧困戶16戶42人,是貧困村。

  近年來,該村在*扶貧政策支持下建成兩個村級集體經濟標準化廠房和一個村級光伏發電站,不但為村民提供了近百個就業崗位,還為村集體帶來每年近25萬元的廠房租金和發電收入。

  “為了完成甘劉村由輸血到造血的轉變,我們不斷在產業發展上下功夫。”毋憬說,今年,在標準化廠房和光伏發電站穩定收益的基礎上,該村充分發揮農村致富能人的引領帶動作用,創辦村級經濟實體,讓村民變“股民”,實現村集體增收和股東分紅收益。

  早在2015年,毋憬就“盯”上了村里的香菇種植戶盧恩陽。盧恩陽在外地種了4年香菇,2015年回甘劉村發展。*年只種了3000袋香菇,今年已經發展到8萬袋。從盧恩陽開始在村里種香菇,毋憬就經常到他家,每一茬菇的收成怎么樣,銷路好不好,他都詳細了解。經過兩年的跟蹤學習,毋憬了解到,香菇市場銷路好,種植技術簡單易學,收益穩定可觀,是個很好的發展項目。

  “開始只是想以盧恩陽為示范,發動群眾廣泛種植香菇,實現土地提質增效。”毋憬說。后來,葉縣鼓勵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他想,與其號召村民單打獨斗搞種植,不如由村集體來發展。他的想法得到村“兩委”的認同,通過“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甘劉村確定了這個發展方向,并以村民委員會的名義申請項目建設。

  該村成立了村集體公司——葉縣甘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項目申請通過后,獲得平頂山市自來水公司的大力支持,先期墊資十幾萬元,毋憬個人墊資9萬元,使得項目於今年7月份正式動工,租用土地8.5畝,歷時近4個月,建成了10個400平方米的大棚,以及簡易廠房、無塔供水設施、監控、圍欄、遮陽網等輔助設施。

  在搞基建的同時,毋憬協同該村“兩委”及黨員、村民代表到新鄉、濮陽等地考察學習。“濮陽市清豐縣是香菇的集散地,那里一個鄉就建1000多個大棚。”毋憬說,看到外地發展得紅紅火火,大家的思想都被炒熱了。回村后經過廣泛宣傳,62戶貧困戶自愿以“到戶增收”項目資金4000元入股,6戶一般農戶也積極入股,項目共籌股金33.8萬元。

  村里與盧恩陽開展合作,由他提供技術支持并負責銷售市場,全程參與指導村集體的香菇種植,村集體以每年香菇的產量、價格、收益為基準給他分紅。毋憬說,自己的原單位平頂山自來水公司有2000多名職工,也是一個很好的銷售市場,只要香菇質量好,他們會以市場零售價購買。

  毋憬算了一筆賬:項目投資成本30萬元,種植香菇7萬袋,按照出菇率85%計算也有近6萬袋。以現在的市場行情,保守估計每年每袋收益為10-13元,減去成本30萬,純收益在30萬-48萬元之間,再減去股金10%的分紅,村集體每年收入在26-44萬之間。除去這些可觀的資金收益,該項目還能為村民提供30余個就業崗位。

  “這是村集體項目,我們要為全村村民和股民負責,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經營好、發展好。”毋憬說,為了將來項目能平穩運營,村里正著力培養項目負責人,以后可以以承包或職業經理人的形式經營,實現村集體穩定增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ouchaochang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