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浙江:科技創新助推鄉村振興(圖)
浙江:科技創新助推鄉村振興(圖)
農業網   時間:2018/11/21 8:49:00  來源:浙江日報  閱讀數:412

鄉村振興

  百年積淀,春華秋實。創辦于1908年的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如今迎來了建院110周年。

  這百十年的光陰里,浙江省農科院人開拓創新,攀峰立地,人才輩出,服務“三農”。那潑彩繪就的一幕幕“產業興、群眾富、鄉村美”的圖景,無不見證了省農科院守望浙江鄉土的一片赤心,鐫刻出鄉村振興實施戰略中那一個個醒目而深刻的符號。

  大潮起之江。站在歷史新起點,浙江省農科院牢記“科技興省、科技興農”使命,加快建設*學科*院所,打造新時期農業科研高地,繼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切實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成果轉化能力、服務“三農”能力,為浙江高水平打造鄉村振興樣板供給源源不斷的技術支撐與發展動力,爭當新時期鄉村振興排頭兵。

  構建現代農業農村科技創新體系

  我國農業現代化已經進入了依靠科技創新引領的新階段。農業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只有不斷依靠科技創新才能打造競爭新優勢,才能走出內涵式發展新道路。

  浙江省農科院牢記“科技興省、科技興農”使命,堅持從浙江省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高效生態農業的發展需求出發,科學謀劃學科布局和研究方向,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科技支撐。一方面相繼成立了農產品質量標準研究所、農村發展研究所、數字農業研究所等面向現代農業發展新方向的研究所,扶持發展新興學科;另一方面對傳統優勢領域的學科也適應發展需求優化調整研究方向、設定新的研究目標。發展至今,省農科院作為一個綜合性科研院所,研究領域涵蓋農業農村、食品科學、環境生態、數字信息等22個領域,現設有畜牧獸醫、作物與核技術利用、植物保護與微生物、蔬菜、蠶桑等17個專業研究所128個研究室,其中有6個研究所進入全國“百強所”,10個研究所科研綜合能力列本專業排名前10位。2001年以來,省農科院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740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301項,省重大科技專項項目126項,到位科研經費共22.77億元。

  與此同時,省農科院堅持“技術推廣、技術培訓、技術服務、技術咨詢”于一體,提升了29個緊密型核心基地建設,加強1000多個服務型基地建設,著力做給農民看、教會農民做、帶著農民干、幫助農民富。

  浙江省農科院楊渡科研創新基地就是一個典型。基地于2005年啟動建設,總面積3413畝,共分三期實施,一期、二期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期目前正在建設中。基地內科研設施和附屬配套日趨完善,形成具有江南特色的設施先進、功能多樣、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城鄉一體景觀優美的新型農業科研創新與示范基地,引領浙江現代農業的發展。目前,楊渡基地已被列為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與集成示范基地、國家引進外國智力成果示范推廣基地、浙江省省級農業高科技園區和浙江農民大學教學實訓基地。

  如何更好地集聚農業技術創新要素,是省農科院一直著力解決的難題。在實踐中,省農科院加大省部級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以此為依托,大力推動自主創新、原始創新,充分激發各類主體的創新活力。近年來,新增*創新平臺1個,農業農村部重點實驗室、創新平臺5個和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動謀劃“一園兩院一庫”建設,依托省農科院科技、人才優勢,集聚創新創業服務要素,啟動建設省農業科技創業園項目,組建浙江農藝師學院,建立浙江省農業農村規劃研究院,完成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項目立項;攻堅推進省“十二五”重點項目院“本部提升、基地擴建”工程建設,其中總投入3.95億元的院植物科學研究區于去年竣工啟用,8個研究所科研條件獲得極大改善。

  夯實科技創新的培育土壤,結出累累碩果。從育種到栽培,從種養殖到深加工,從生產到銷售,省農科院科研人員孜孜不倦地在每一個環節尋找科研的突破口,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為浙江省的農業生產提供了一大批當家的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僅在2017年,省農科院就有35個新品種、12項新技術列入省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并推廣農作物新品種650萬畝次,生態養殖技術20多項。油菜“浙油50”、瓠瓜“浙蒲6號”等品種的全省覆蓋率超50%。創意農業、天然藥用資源、農產品產地溯源檢測等新學科穩步發展。

  把論文寫在田間地頭

  多年來,省農科院專家在浙江省廣袤田野上創造*成果、書寫精彩人生,涌現出農科赤子王一成和一批王一成式*科技工作者。浙江省向欠發達鄉鎮派出科技特派員,省農科院專家成為*主力,做農民持續增收的好幫手。臺風寒潮等災害來襲,省農科院專家急農民所急,趕到現場指導防災減災、災后恢復生產。推廣創新成果,省農科院專家帶頭技術入股成立企業,不僅“做給農民看”,更“帶著農民干”。

  浙江省農科院把科技特派員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加強思想引領,制定多項激勵政策,創造良好條件,使這項工作成為全院科技工作者的自覺行動。創新“一員帶一站”“一員一基地”科技特派員工作新機制,建立8個科技特派員服務站,以點帶面,服務26個發達縣(市、區);推進*幫扶,對口幫扶武義縣、磐安雙溪鄉,幫扶涪陵、海西州、阿克蘇和西藏那曲等4個縣市,每年被評為全省“科技特派員工作”“結對幫扶”先進單位。作為全省派出科技特派員*多的單位之一,省農科院15年來連續選派個人科技特派員13批850人次、團隊科技特派員35個,占省派科技特派員1/4,被評為全國科技特派員先進單位、全省結對幫扶先進單位。

  論文寫在大地上,成果送到農戶手里。通過一個個科技特派員,農業“三新”技術得到了滴灌式的示范推廣。“水稻害蟲生態工程控制技術”減少農藥使用30%以上,被列為農業部主推技術;建設大數據農業展示中心,基于土壤大數據的測土施肥系統應用已覆蓋全省縣(市、區)80%以上。自主研發的微生物強化凈化與生態修復技術,在杭州、紹興、金華、臺州等地水體修復、養殖污水治理中廣泛應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水平居全國領先地位,承擔政府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任務,每年派出抽樣人員400多人次赴全省11個地市抽樣,檢測參數達183萬項次,保障市民食品安全。

  唯有*選派,才能實現*幫扶;唯有系統幫扶,才能提升農業農村整體科技經濟實力;唯有與時俱進,才能始終保持鮮活的生命力和先進性。農業農村的絢麗畫卷日新月異,科技特派員為“農”的初心始終不變。他們肩負著時代使命,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成為鄉村振興時代答卷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打造鄉村振興 科技支撐新樣板

  面向農業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現代農業建設主戰場,省農科院人的奮斗永不停歇。據悉,省農科院當前正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科技行動計劃”(2018-2022年),不斷強化科技成果轉化和示范推廣力度,加快農業農村人才培養步伐,進一步打通農業智力、科技、管理下鄉通道,激發農業農村創業創新活力,為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生態宜居和農民增收提供強大技術支撐和人才保障,全力奏響鄉村振興強音。

  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規劃要先行。日前,浙江省農業農村規劃研究院落戶省農科院,積極為地方農業農村發展規劃戰略研究和規劃編制提供技術服務與支撐,致力于打造農業農村發展理論創新的“思想庫”、政策咨詢的“智囊團”、規劃建設的“設計院”。據了解,今年以來已承擔各類鄉村振興規劃編制項目50多項,為浙江省現代農業園區、特色農業強鎮、田園綜合體、美麗牧場等項目的規劃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引擎。

  鄉村振興,關鍵在于產業振興。而產業興旺、農民增收,則有賴于科技創新成果*高效轉化,因地制宜,為農村合理選擇并有序培育主導產業,為產業的繁榮和發展培育內生動力。

  為了更好地激發農業科技人才的創新力,省農科院積極探索嘗試股權激勵、作價入股、協助轉化與打包服務的成果轉化新模式,組織雄蠶新品種掛牌交易,推動凱喜雅蠶桑產業研究院建設;成立院技術轉移中心,提高全院成果轉化與技術轉移專業化運作能力。

  再美好的愿望也需要“人”來實現。在做好產業技術創新與扶持的基礎上,省農科院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著力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以鄉村人才的振興撬動鄉村的新發展。今年,省農科院成功組建了浙江農藝師學院,首批招錄現代農業技術(種植業)和農業經濟管理兩個專業共104名學員,通過“專業研修+技能鑒定+職稱評定”貫通培養的辦學模式,為浙江省培育一大批鄉村振興急需的高素質、高層次、高技能的現代新型職業農民。

  放眼浙江,農業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百花齊放,涌動著勃勃生機。在省農科院的引領下,新農人們充分挖掘農業功能和鄉村價值,大力發展休閑觀光、娛樂體驗、養生養老、農村電商產業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鄉村從主要“賣產品”,向更多“賣風景”“賣文化”“賣體驗”轉變。

  浙江省農科院積極融合內外資源,加強區域科技資源整合與創新,打造鄉村振興科技服務“四大新平臺”,高水平推進“一園兩院一庫”建設,還與蘇、滬、皖農科院共同成立“長三角鄉村振興農業科技聯合服務團”,進一步提升鄉村振興整體服務能力。

  進入新時期,省農科院將踐行科技興農、科技興省兩大使命,按照“浙江需求、全國*”的目標,圍繞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堅持面向浙江“三農”發展重大需求、面向農業科技前沿、面向浙江農業主戰場主平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科技行動、學科體系建設、成功轉移轉化體系建設“本部提升、基地擴建”工程等四大全局性任務,努力創新*成果、創造*服務、創建*院所,譜寫發達經濟體農科院的新篇章,為我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兩個高水平”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xhj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