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景寧澄照鄉的朱排村,村委主任朱紅法正帶著村民們一起,細致打理著自己村的“甜蜜資產”。而該村蜿蜒的道路兩旁擺滿了許多蜂桶,忙碌的蜜蜂群進進出出,正忙著采蜜。
“去年只有10來桶蜂子,我們村周圍森林茂密、花種多、蜜源廣,每桶就采得20多斤蜂蜜,蜜質好,每斤可以賣到180元至200元,收益還不錯。”朱洪法高興地告訴記者。
為了進一步發展蜂蜜產業,今年,朱紅法從外地以每桶470元的價格購進400余桶中蜂,放置于村莊道路兩旁的樹林里養殖。
“每天就花點時間察看一下就可以,不需要太多的勞力,比起其他產業,養蜂是個不錯的致富產業。”朱紅法說。
朱排村位于澄照鄉西南部,全村村域面積約7690畝,森林覆蓋率達88.5%,有4個村民組88戶36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36戶94人,目前仍有12戶33人未脫貧。
據了解,朱排村原來有村民養殖過蜜蜂,但此前受制于資金、技術等約束,養蜂規模不大,蜂蜜產量不高,資源優勢尚未轉化為產業優勢。
朱紅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次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終立足于村情實際,決定將蜜蜂養殖與脫貧攻堅結合起來,從福建、江西等地購進400余桶優質中蜂,分六個點養殖,每個點分別明確1名有養蜂經驗的村干部牽頭管理,并雇用貧困戶務工。
為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幫助群眾增收致富,該村采取“村集體+農戶(貧困戶)”的模式,帶動23戶63人參與村級集體蜜蜂養殖分紅,并按照3:7利益分配機制,管理人員占30%,村集體占70%(其中60%分給*扶貧戶,40%作為村集體經濟預留資金),而且村集體養蜂項目還帶動了周邊村80多戶農戶養蜂600余桶。
“我現在開了一家淘寶店,還養了30多桶蜜蜂,參與年底養蜂分紅,今年年收入預計突破4萬元。”該村*扶貧戶朱小平高興地說。從今年5月以來,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該村6個養蜂點采蜜500余斤,通過微信、電商、農家樂等渠道進行銷售,按每斤180元的均價,收入9萬元,實現了村集體和群眾的“雙致富”。
“一只只忙碌的蜜蜂,托起的是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大夢想。”澄照鄉鄉長吳光亮說,“下一步,澄照鄉將以鄉村振興為契機,按照“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的要求,充分利用綠色生態資源優勢進一步發展蜜蜂養殖產業。”據統計,目前該鄉集中養殖和散戶養殖相結合的方式生態養蜂1200余桶,年總產值達上百萬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