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后,新聞媒體在重慶采訪“雙11”快遞業務旺季服務保障工作。近日,記者一行先后前往涪陵區、忠縣了解相關情況。記者們采訪后認為,在快遞與農村電商融合發展方面,重慶有不少先進做法,也能推動鄉村振興,實現*扶貧。
近日,記者一行先來到涪陵電商產業園。該園區共有兩層:一樓為銷售的貨物,主要以涪陵區的農產品為主;二樓為園區管理區域及企業聚集區。
涪陵電子商務產業園于2016年建立。截至2017年末,涪陵電商產業園已入駐電商企業63家,云端入駐企業200多家,入園電商企業2017年銷售額累計突破1億元。
“今年‘雙11’當天,我們銷售額突破了1000萬元。賣得*火的是涪陵榨菜、紅心蘿卜和農村土特產等。”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該園區發展迅速、預計全年銷售額將突破3億元。
重慶市郵政管理局方面介紹,涪陵區已形成了成熟的電商物流配送體系。涪陵郵政分公司在新妙、焦石、南沱等7個鄉鎮街道建成片區運營中心,涪陵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在義和、馬武、龍潭、珍溪等8個鄉鎮建成電子商務中心服務站。目前,涪陵區306個行政村均有電商服務點,有318個村具備村郵站,并在全區設了392個“涪陵e生活”鄉村電商服務點。
依托“涪陵e生活”倉儲物流中心和遍布城鄉的鄉村電商服務站,涪陵區打造了城區-鄉鎮-村社三級物流配送體系,解決快遞進村“*后一公里”難題。2017年,累計配送達到4200余次、82600多單,帶動了100余種農產品進城,為農戶節省物流成本50多萬元。
隨后,記者一行還分別到忠縣柑橘產業基地、忠縣合干共同配送中心等地,了解了快遞電商融合發展的相關情況。據介紹,忠縣正積極探索“快遞+電子商務+特色農產品”發展模式,深入推進農村電子商務與快遞業融合發展。截至今年10月,忠縣農村電子商務交易額累計實現11.75億元,1-9月快遞業務量為119.41萬件,同比增長37.93%,業務收入2313.32萬元,同比增長34.65%。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