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發放率達99.3%,居全省之首;土地流轉面積達到15.6萬畝,流轉率從36%提高到55%;土地產權交易額已經突破1億元……自2015年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實施以來,杭州市臨安區以黨建為統領,充分發揮基層組織作用,重點圍繞賦權、活權,在政策體系構建、交易平臺搭建、信貸產品開發等方面積極探索,盤活了農村土地,走出一條通暢的確權、賦權、活權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之路。
*確權 全省*通過考核驗收
光明村,1368人,1298畝耕地。人均耕地不到一畝,村里一半勞動力外出務工。土地有的種雷竹,有的種水稻,也有的一直拋荒失管,時間一長,土地私占、調換現象時有發生。
而確權之后,村里的耕地由1298畝增加到1460畝。每戶人家的土地都邊界清晰分明,而且每戶人家都發到一本新版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掃一掃上面的二維碼就能獲取農戶土地的各類信息,還有防偽標識,大大提升權證的權威性、*度和含金量。
“自家的地清楚了,農民的心也就定了。”周潮濱說,一開始,農戶不清楚確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自然比較抗拒。但是,一旦知道這是有利于百姓的實事后,事情進展就快了。“只要農戶有異議,村里就會根據實際情況協調處理。從測量到*終確認,老百姓得簽8次名,為的就是公開、公正和*。”來來回回,周潮濱他們花了整整3個多月,才實現了百分百簽字。
農村土地改革的前提和基礎是確權。沒有經過確權的土地,產權邊界模糊,一旦流轉就容易產生矛盾糾紛。
2015年以來,作為全省12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之一,臨安區以確權為基礎、賦權為核心、活權為重點,從解決農戶承包地“面積不準、四至不清、空間位置不明、登記簿不健全”等問題著手,出臺了一整套政策制度,確定了承包地四至和面積,頒發新版承包經營權證,賦予承包經營權流轉、抵押、退出等權能,構建起了“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農村產權制度新體系。
臨安區高標準全面開展土地確權頒證工作,區、鎮層面專門成立多部門參與的領導小組,村里專設工作組,形成區鎮村“三級聯動”;確權*重要是*測量與記錄,臨安選擇了技術過硬、設備先進的測繪團隊,派駐測繪項目組,駐點負責調查測繪、信息勘誤修正、合同和登記簿打印、確權數據庫建設等工作,注重發揮村級干部和農戶的積極性共同開展測繪確權;臨安創新建立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權屬、矢量變更糾錯流程,形成較為完整的集變更糾錯提交、受理及辦理等操作流程;在全國土地承包登記管理還不成熟的當下,臨安創新設立合同網簽、變更、注銷、疑義、抵押、退出等登記管理體系,形成較為完整的動態管理及信息記載采集的登記管理體系;初步建成了農村產權交易、土地流轉登記、經營權抵押登記等一系列的信息化管理平臺。
截至今年9月,臨安區已完成255個行政村102482戶農戶、532592塊地塊、281952畝承包地的確權工作,頒發權證101759本,權證發放率達99.3%,從2015年10月至今工作進度一直位居全省之首;確權精度誤差控制在2.3%以下,遠低于國家5%控制標準,成為全省*通過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考核驗收的縣(市、區);完成差錯修正4553戶,成為全國*也是目前*實行信息化動態管理的縣(市、區)。
規劃前行 流轉起點高見效快
於潛鎮朱灣村,300畝土地集體流轉給杭州鑫躍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開發臨安花海植物迷宮花園項目。據朱灣村村支書吳林建介紹,這一項目是今年7月剛剛簽訂成交確認書的,300畝土地的產權摘牌成交價為630萬元。
記者從這份由杭州市臨安區於潛鎮朱灣股份經濟合作社和杭州鑫躍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簽定的《農村產權交易成交確認書》上看到,朱灣村這300畝土地的流轉年限為30年,這30年內,農民投入的土地每年每畝保底收益700元,年土地保底收益21萬元。整個項目的入股形式為:農民以土地形式入股,村以基礎道路、農田水利排灌設施以及農電設施等入股,入股本金占總股本的20%;投資經營方以投放流動資金、生產成本、生產加工、機械設備、基礎設施建設等投資折算資金,入股本金占總股本的80%。
投資方杭州鑫躍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林躍飛是溫州人,他對這一項目的前景寄予厚望:周邊還沒有類似的項目,隨著農業觀光旅游的興起,這樣集觀賞種植兩種功能于一身的農業開發項目應該前景不錯。“我以前是在海南做農場開發的,純種植,功能比較單一?,F在回到杭州,能在臨安找到這樣的基地是再合適不過了。這兒靠近上海,交通優勢明顯,種好的花卉觀賞之后再進行銷售,效益是雙重的。”
雖說7月才取得土地成交確認書,但項目的建設已在緊鑼密鼓地展開了。規劃圖上,這個花海迷宮有英式迷宮、蔬茶迷宮、法式迷宮,還有愛情迷宮、紅娘閣、月老宮等適合年輕人的游玩設施,更有親子樂園等適合孩子的游樂場所,可謂琳瑯滿目。“整個項目預計年回報率為10%。”
於潛鎮(原稱千洪鄉)楊洪村,村支書吳乾坤經商出身,對村子的發展規劃很有主意。桃花紙和宣紙是中國古代用于書寫和繪畫的紙質材料。千洪制作桃花紙的歷史可追溯到太平天國以前,可謂歷史悠久。2008年11月,千洪的桃花紙與宣紙項目被列入杭州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列入了“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6年,楊洪村在完成承包地確權后,試行了農戶自愿有償退出機制,村集體把43個農戶退出的42.49畝承包地和臨安新世紀旅行社合作,開發桃花紙非遺文化體驗園。如今,這個集游玩和科普教育于一身的項目不僅成為周邊中小學的戶外實踐場地*,而且還吸引了不少年輕人來游玩。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個今年3月才開放的景區人氣頗旺。
確權后的權證只是確定了農戶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土地確權后,如何將土地流轉起來,并產生效益,這才是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根本意義所在。臨安區新辟“農村土地承包(流轉)經營權證”抵押登記辦理處,向農民推出了《杭州市臨安區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權證》,將農戶享有的承包權和經營權分置,有了這本流轉經營權證,農戶可以通過租賃、入股或抵押貸款的方式進行土地流轉。
其實,不僅是朱灣村、楊洪村,還有光明村、周云村,臨安區在這些村莊開展農戶承包經營權流轉權能、整村整畈土地流轉權能、承包經營權退出權能、流轉經營權金融抵押權能等“賦權”示范點建設。記者實地調查發現,示范點土地流轉項目規劃前行,起點高,收益快。
比如光明村,270畝土地流轉開發光明農場,種植水稻、香薯、蔬菜、水果等農作物,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2017年3月開始連片入股流轉土地,當年獲得總產值近100萬元,其中農戶土地入股分紅共計19.6萬元,農村剩余勞動力在農場務工工資23余萬元,村集體增收20萬元。2018年,光明農場在去年的基礎上擴大流轉面積總計350畝,預計產值150萬元,集體增收可達30萬元。
比如周云村,1200畝土地計劃整村流轉,建立浙江省糧油生產基地。近日,記者在現場看到,首期流轉的650畝土地的水稻已到了收割的時節。據村主任陸慧國介紹,這是和金穗糧油聯合社合作的農業規模化生產基地。由金穗聯合社的專業服務隊進行種植,配有收割機、拖拉機、烘干機等專業設施,今年這650畝水稻預計可達到30萬斤的產量。“我們村沒有工業,沒有污染,比較適合做景觀農業。”陸慧國對周云村的發展有著清晰的規劃:旅游觀光是這個村的主導產業。宅基地改革后,周云村的村容村貌得到很大的提升。該村的土地利用規劃圖上顯示,隨處可見的彩色森林建設區將為這個小村莊增添很大的亮色。
賦權活權 成為鄉村振興“新引擎”
10月25日,太湖源鎮150畝山林流轉,成交157.5萬元;10月19日,天目山鎮亭口村882畝土地流轉,成交約691萬元……記者近日登錄杭州市臨安區公共資源交易網上的農村產權交易平臺,發現這個平臺非?;钴S:光10月份,就有12筆農村產權成交結果在此公示。
而這只是臨安規范土地活權龐大體系中的一個內容而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成效,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服務體系完善。這方面我們走在了省內的前列。”臨安區農辦負責人介紹。該區構建了區鎮村三級的農村產權交易一體化服務體系,搭建了農村產權交易平臺,按照專職、專門、專用、專家和專業法律服務“五個專”要求配齊工作人員,受理信息發布、審核把關、網上公示和交易確認。建立了農村產權交易風險防控機制,實行交易協商機制,由臨安區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牽頭,組織法律專家、鎮村干部、承包相關方,進行交易事前協商、事后商議,提供調解、仲裁等跟蹤服務,保障交易雙方的合法權益。今年以來,土地流轉已突破1.5萬畝,交易額突破1億元。
有了完善的服務體系,農民好比吃了顆“定心丸”。對此,吳林建感觸頗深。臨安花海植物迷宮花園項目對于朱灣村來說,是破天荒的*次。該村地處海拔300米的山區,空氣質量佳,一直定位于生態旅游開發,融入“大天目”旅游區。全村共900畝農田,300畝流轉植物迷宮花園項目,30年租期,是否有風險?萬一合作方資金不到位,預期收益不能如期實現怎么辦?缺乏經驗的村干部找到了強大的后盾:區鎮相關干部和專家。專家們仔細斟酌了合作條款:按年收租。萬一合作方付不出租金,可以另找合作方,這樣,朱灣村的土地就萬無一失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臨安區頒發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和土地流轉經營權證還擁有兩大系統數據庫:一個是浙江省土地權證信息系統,記錄著臨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里所有土地的用戶、面積、位置、編號等信息,以畝為單位可以準確到小數點后三位;一個是承包方數字化檔案系統,同上面信息系統是對稱的,包含了與承包地有關的數據。有了這兩個系統,農戶可以對權證上的信息真偽進行核驗。
正因如此,臨安區、鎮、村三級的干部才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這場大潮中去,臨安的土地流轉才得以紅紅火火,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截至目前,臨安全區累計土地流轉面積15.6萬畝,流轉率已達55.1%。位于高虹鎮的龍門秘境村落景區流轉土地林地1800畝,種植黃菊、有機蔬菜,成為城市人喜愛的“伴手禮”;位于天目山腳下的月亮橋村流轉320畝建設的桃子園、水果園已向游人開放;位于太陽鎮的太陽公社村落景區流轉土地2800畝,使稻田成為了大人小孩的“生態課堂”;位于板橋鎮的上田村落景區,20畝村集體流轉經營的菜園稻田景觀已經成為該村旅游觀光的精品亮點。
更可喜的是,光明村黨總支與於潛供銷社黨支部通過“黨建帶社建、村社共建”模式,成立了光明農場(杭州臨安敖干農產品專業合作社)黨小組,光明村黨總支和於潛鎮供銷社黨支部負責人任正副組長,共同商議、負責光明農場的產業定位、生產管理、市場營銷等工作,實現農場和村集體創收目標。於潛供銷社“送科技、送信息、送農資”到光明農場,這樣村社共建、資源共享,使得光明農場這個“新寵兒”前途一片光明。
大步向前,我們欣喜地看到,臨安農村“新土改”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