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出發,沿著京滬高速一路向東南方向行駛,不到一個小時就來到了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緊臨著高速路廊坊出口有一排排寬敞氣派的白色廠房,當地人說,這可是世界上“*甜蜜”的一座工廠。
北京市屬國企北京市供銷社旗下百花蜂業公司生產的中華*品牌“百花蜂蜜”,被京城百姓所熟知,未來它將從廊坊“新家”銷往全國各地。百花蜂蜜廊坊生產基地目前已經竣工,即將承接北京疏解的產能,預計2019年3月份正式投產,成為世界*及國內*先進的蜂產品加工生產基地。
全自動智能生產線上崗
在百花蜂蜜廊坊生產基地,一幢幢嶄新的建筑物中,有一座聯合廠房氣勢恢宏,一眼都望不到頭。它層高8米、長度155米、寬85米,儼然一個“龐然大物”。
“這里新設了4條全自動智能生產線,多數科技工藝都是在國內蜂產品行業中*應用!”剛邁進車間,北京百花蜂業董事長郭利軍如數家珍般揭秘蜂蜜生產的全流程。
一層入口處,一萬多只綠色的蜂蜜原料桶整齊排放。從這兒開始,蜂蜜將在廠房內經歷*“神奇之旅”。
蜂蜜如何從原料桶輸送至生產線?百花蜂業在行業內*用上了“投料機器人”。每個原料桶看著不大,可裝滿蜂蜜就有250公斤重,在北京房山生產車間,投料全靠人工,這一工序需要四五名力氣大的小伙子借助投料車才能完成。
在廊坊新基地,“投料機器人”派上了大用場:伸出長臂,攤開“手掌”,它靈活地把蜂蜜桶抬向空中,再把桶翻個個兒,桶內的蜂蜜*投放至原料槽內,隨后把倒完蜂蜜的桶放回空桶區,全流程一氣呵成。蜂蜜在全封閉的管道內,經過初過濾、精過濾、滅菌等工藝加工為成品,一路來到了二樓車間。
沿著二層廠房向深處行走,一條百米長的后續包裝智能化流水線前,每個車間內都有一兩名工人忙碌著機械設備調試。在房山生產車間,每條生產線需要配備十多名工人,現在只需要五六個人,工人們告別了繁重的體力活兒,隨時監測機器作業即可。
洗瓶、烘干、灌裝、上蓋、旋蓋、封口、噴碼、貼標、裝箱……所有工藝都實現了全自動化。裝箱工序不再靠人工,一只機器人手臂全能搞定,這在國內蜂產品加工行業也是“獨一份兒”。12枚玻璃罐裝蜂蜜排成三列,機械臂上的吸盤把它們穩穩吸附,再準確空中平移放進紙箱內,這一箱蜂蜜沿著流水線,*終送進偌大的庫房區。
蜜蜂文化館體驗VR采蜜
據介紹,百花蜂蜜廊坊生產基地占地60畝,總建筑面積4萬多平方米,總投資2億元,包括聯合廠房、輔助車間、行政辦公樓、生活服務樓及相關附屬設施,總建筑面積4萬多平方米。
行政辦公樓內別有洞天,內裝修已基本完工,一樓和三樓已預留出一大片空間,將成為蜜蜂文化館和檢測研發中心。
“我們將在館內配備VR設備,讓參觀者以‘蜜蜂’的視角,觀看同伴采蜜的過程。”郭利軍介紹,蜜蜂文化館將增加多個互動游戲環節,為參觀觀眾提供一處蜜蜂文化教育普及的場所,形成國內*具互聯網特色的體驗中心。
明年投產后,廊坊新基地還將依托先進的檢測設備、專業的檢測人員,建設國內*的蜂產品檢測中心和研發中心。屆時,廊坊新基地將實現年加工處理蜂蜜2萬噸,是原房山基地的3倍多,年產值5億元左右,實現年創稅收3000萬元左右。同時,新基地還將為廊坊當地200多人提供工作崗位。
將主動疏解北京產能
“百花蜂業新的生產基地落戶廊坊,順應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趨勢,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郭利軍說。
目前,百花蜂業在北京共有三個基地:在亦莊開發區,百花生產公司為高新技術企業,生產蜂蜜相關食品和保健品;在密云成立合作社,蜂蜜就地生產加工,生產條件較好且無污染,幫助當地蜂農增收。
百花蜂業還將主動疏解位于房山長陽的蜂蜜生產工廠,由廊坊新基地承接產能,安裝國內*先進的蜂蜜加工流水線,形成*的蜂蜜生產加工中心,并利用自動化分揀與配送,形成世界面積*、設施*完善的蜂蜜倉儲物流中心。
北京百花蜂業科技發展股份公司是一家具有100多年歷史的中華*企業,主要經營蜂蜜、蜂王漿、蜂膠、蜂花粉等系列蜂產品的收購、貯存、加工、研發、銷售,近年來企業市場占有率和盈利能力得到較大提升,位列全行業前茅,是北京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