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什么時候“渴了”“熱了”“餓了”,農民通過設施農業智能管理系統,一目了然;點開手機App,打開“溫室小管家”,農民坐在家中就能“下地種田”……
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深化,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及智能農業裝備在農業生產領域的廣泛應用,智慧農業改變了傳統農業生產方式,植入了“智慧芯”的農業,正在將*產業引向前所未有的智能高效時代。
“別看它個頭小,本事可大著呢!有了這個‘溫室小管家’代替老經驗,科學又省事。”記者近日慕名來到西部電子商務股份有公司“探寶”,公司市場策劃推廣部主管楊濤指著“溫室小管家”模型介紹說。
西部電子商務自主研發的西電慧農-溫室小管家,主要應用于設施農業、園林、園藝、花卉、果蔬等標準化種植基地和科技示范園區等。利用物聯網技術,通過溫濕度、光照、二氧化碳集成傳感器,對溫棚內溫度,濕度,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進行實時在線監測,從而可有效幫助農民*探測溫室大棚內部環境,系統通過采集數據的分析處理,可智能控制頂窗側窗,加溫補光、濕簾風機等設施設備,達到*控溫控濕的效果,進而有效幫助農民解決大棚溫度高燒苗,濕度大病蟲害頻發的問題。
此外,該系統通過智能化手段,實現了大棚卷簾自動升降,噴淋滴灌、水肥一體化設施智能管控,解決了灌溉施肥等生產管理問題,大大降低大棚人力管理成本,提升生產效率、管理效率及農產品種植品質,從而幫助企業及種植戶實現節本增效增產增收。
“目前,我們的溫室小管家已在國外迪拜、沙特,區外陜西、河南、新疆,以及區內5個國家園區和500家涉農企業進行了示范應用。”楊濤說,其中在迪拜園林區,項目設計安裝傳感器共141套,覆蓋園區所有溫室,建立管理展示中心實現集中展示與管理,建立了溫室花卉生長科學數據庫,并提供實時數據分析和生產流水線實時監控,從而幫助園區提高生產科學性、增強生產管理及時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