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廠里上班,一個月工資1800元。加上丈夫開飯館一個月掙3000元,我家2018年就能脫貧了!”在新疆喀什中興手套有限公司設在新疆英吉沙縣城關鄉喀贊其艾日克村的衛星工廠內制作滑雪手套的員工帕提木·肉孜說。
喀贊其艾日克村衛星工廠創建于2014年,目前有員工102人,全部是本村及附近村的村民,其中70多人是貧困戶。村民在廠里務工,3個月的培訓期結束后就開始領取工資。目前,廠里員工的月平均工資達1800元至2000元。
為了吸引信譽好、效益高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落地,英吉沙縣對落戶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提供優良的運營環境,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增強企業的投資信心。
除此之外,英吉沙還持續強化服務,各鄉鎮選派干部駐廠協助技能培訓,保障衛星工廠員工隊伍穩定;各“訪惠聚”駐村工作隊、村“兩委”配合保障企業的正常用電、用水、供暖等,以方便企業快速落地。
優良的營商環境吸引了眾多紡織服裝企業落戶英吉沙。目前,新疆如意紡織服裝有限公司、青島即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19家企業先后落戶投產。近年來,各企業衛星工廠已累計培訓員工1.1萬多人,帶動穩定就業3100多人。在安排就業時,英吉沙優先考慮貧困戶。2018年,全縣2500多名貧困戶實現就業。
同時,各企業積極開展各類文體活動和技能競賽活動,節假日對困難員工進行慰問。提拔*員工進入工廠的管理層,派*員工到內地交流學習等。
一系列就業激勵措施的實施,讓英吉沙大批村民不用出村就能實現就近就業、穩定增收。貧困戶只要有一個人在衛星工廠就業,就可以讓一家人實現脫貧。因為距離近,家里的農活、家務也可以顧及,這種轉移就業模式在當地很受歡迎。已擔任薩罕鄉吐格曼艾日克村衛星工廠廠長的艾拉努爾·艾則孜說:“我現在每月工資3000元。在廠里當工人比待在家里好多了,能掙錢也能學到技術,希望有更多的村民到衛星工廠上班。”
2017年,英吉沙有未脫貧的深度貧困人口17490戶77355人,占總人口的30.08%。由于人均耕地少,務工是許多家庭增收的*直接途徑。由于許多村民因為家里有老人、孩子需要照料,不能去外地務工。衛星工廠的建立,正好為這些富余勞動力創造了就業機會。
目前,英吉沙已建成衛星工廠161座。通過“總部+衛星工廠+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村民向產業工人轉變,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終實現產業促脫貧的目標。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