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廣東中山大學惠州研究院獲悉,在新疆農墾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的指導下,該院生態環境化工技術團隊的研究成果有機硅農藥增效劑,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棉花落葉劑的小區與大田試驗應用效果顯著,成功降低了30%棉花落葉劑的農藥使用量,符合國家的“雙減”計劃。
有機硅農藥增效劑是一種綠色無毒精細化學品。添加到水中可大幅度降低水的表面張力,從而大幅度提高農藥和葉面肥的附著力和鋪展性,提高植物葉面對農藥的利用率,減少農藥使用量,降低農藥使用成本和農藥殘留,也提高了企業的農藥附加值。新疆的土壤為堿性,現有普通的有機硅農藥增效劑在堿性土壤中容易水解,該研究團隊由于抓住解決耐水解這個難題,取得了新疆試驗田的成功。
據悉,該產品投放新疆試驗田前,還在廣東多個地區進行了系列推廣試驗,如廣東惠州市惠東縣馬鈴薯基地(惠東縣鐵涌鎮河潭村、惠東縣平山街道三聯村)、茂名化州橘紅基地、潮州鳳凰山單叢茶葉基地等,有些已經試驗完成均獲得成功。
該成果系中山大學惠州研究院在生態環境化工方面的系列成果之一,是2017年成功榮獲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本土創新科研團隊的石化行業治理團隊在生態工業環境開展應用的基礎上,在生態農業環境方面的標致性成果。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