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上午,2018年“浙江農博會”在浙江杭州新農都會展中心正式開幕。開幕式上,來自浙江全省十一個地市的市領導紛紛當起了“店小二”,為本地的特色農產品“站臺吆喝”。我們今日也走進了這場好看、好吃、好玩、好學的“農業嘉年華”,尋找本屆農博會的新看點。
科技改善消費需求 鮮魚還能這樣買
浙江是*的魚米之鄉,漁產豐富享譽全國。但長期以來,鮮魚不易存活,不易保存成為制約本地漁產“走出去”的一大障礙。在本屆農博會的湖州館里,“跑道養魚”的模型展示、高密閉的鮮魚包裝技術可謂賺足了眼球。消費者們連連感嘆,鮮魚還能這樣買。
2016年,湖州*試水了“跑道養魚”模式,把魚“圈養”在池塘小面積的“跑道式”流水槽內,并將池塘的大部分面積作為水質凈化修復區,達到生態化養殖高效循環再利用的目的。
湖州市南潯區菱湖漁業協會會長沈學能表示,“跑道養魚”通過不間斷循環流水增氧系統實現了“大水體養水、小水體養魚”的科學模式,符合魚類的生活習性,自然也提高了水產的品質。“跑道養魚”現已成功養殖鱸魚、汪刺魚、草魚、鳊魚等多個鮮魚品種。
同時,漁戶還引進了高密閉的包裝技術,通過控制水中的含氧量,使鮮魚的運輸時間延長至兩三日,即使在高溫的夏季,也能讓鮮魚存活24小時以上。農業科技的進步,也讓來自浙江的鮮魚越游越遠。
產業拉動鄉村振興 小小菌菇成支柱
我們隨后來到本屆農博會的中央展廳。展廳中,既可以看到菌棒、椴木香菇、金針菇等原生菌菇,也可以看到孢子粉、干香菇、酵素等等精深加工的高端產品。讓消費者通過一段從“孢子”開始的旅程,了解菌菇從養殖到深加工乃至觀光一體化的全過程。像這樣的農業全產業鏈,在浙江省已有68條。
別小看這樣一條菌菇產業。中心展區的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龍泉當地菇農農眾多,香菇產業不僅大量解決了當地農民的就業,隨著隨著深度精加工產業的不斷發展,還輻射了周邊地區,有效地利用農村的閑置勞動力進行產業升級。”
如今,龍泉的香菇已和青瓷、寶劍同時成為龍泉的三個支柱產業。當地特色菌菇產業鏈不僅帶動了旅游發展,還拉動了物流、配送、包裝、印刷等一系列產業,真正盤活了鄉村經濟,促進了鄉村振興。
品牌搭建消費橋梁 兩塊商標一件貨
通過一個品牌,就可以把農產品變成商品。拿起一罐來自麗水的野蜂蜜,可以同時看到兩個商標:一個是企業自身品牌,一個是區域公用品牌“麗水山耕”。
打響地區農業品牌,充分發揮品牌效應,也是本屆農博會的一大重要看點。
近年來,浙江各地政府積極推動區域特色農業品牌影響力。“麗水山耕”、“嘉田四季”(嘉興)、“五園一場”(紹興)、“磐五味”(金華)……一個個各具特色區域公共品牌的相繼崛起,不僅提升了當地農產品的品質、保障了農產品的質量,同時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標準化、更便捷的購物渠道。
工作人員介紹說:“有消費者和我們反映,自己跑到玉環去都沒買到正宗的文旦。現在我們通過農博會這個平臺,只要掃一下二維碼,消費者*直觀的就是能買到優質的農產品,但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了持續性的消費渠道。我們其實就是幫農戶和主體之間搭橋梁嘛。”
除省內11個市政府組團參展外,本屆農博會還涵蓋了四川、貴州(黔東南、黔西南)、吉林、湖北(恩施)、西藏(那曲)、新疆(阿克蘇、農一師)、青海(海西)、重慶(涪陵)等我省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支援、對口合作地區特色農產。
長白山人參、延邊大米、涪陵榨菜、富平柿子、那曲的藏香豬肉、青海的柴達木紅枸杞,茶卡羊、四川的青稞,牦牛肉、貴州的薏仁,三穗麻鴨、新疆的蘋果,紅棗,核桃等別具特色的優質農產,也隨著農博會的平臺走進千萬浙江消費者的餐桌。本屆“浙江農博會”還將持續到11月27日。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