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為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日前制定《慈溪市高水平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0年)》,明確了鄉村振興的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著力打造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鄉村振興先行區,以更大的決心、更高的目標、更強的力度譜寫新時代“三農”工作新篇章。
近年來,慈溪市始終堅持“三農”穩市策略,農業農村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但不容忽視的是,慈溪市鄉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存在高水平園區比較欠缺、一些主導農產品優勢弱化等問題。規劃立足實際,總攬全局,客觀剖析了當前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并提出了戰略實施的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到2020年,基本建成“六大”鄉村,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及制度體系基本建立,成為全國鄉村振興發展先行區。到2035年全面實現鄉村振興,率先跨入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列。到2050年高水平實現鄉村振興。
建設產業興旺的實力鄉村。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健全和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動產業興村強縣建設。建成省級現代農業園區1個以上、農業特色強鎮2個以上、多彩農業美麗田園示范基地5個以上,形成一批農業全產業鏈集群,培育年產值15億元以上農業全產業鏈1個、產值億元以上農業全產業鏈4個,建設百個產業興旺示范村,培育百名*農創客,力爭農業現代化水平再上新臺階,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農業總產值超86億元,年均增長3%以上。
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按照宜居、宜游、宜業的要求,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分類推進項目建設,推動生產生活生態融合。全面推進美麗鄉村精品示范“1115”工程,建成11個精品村和15個示范村;分批實施“100+X”工程,建成100個美麗宜居村;推進南部沿山精品線、中橫線精品線建設,打造若干條鎮級精品線;70%以上村打造成為生態宜居村莊,創建百個景區化村莊,創建10個以上鄉村振興典范村。
建設鄉風文明的魅力鄉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和公共文化建設,倡導現代文明生活方式,不斷提高農村文明程度,讓農村更具內涵、更有魅力。廣泛開展全國文明創建活動,力爭文明鎮村比例達到80%,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打造一批規范化示范性的星級文化禮堂,文化禮堂服務覆蓋率達到90%。
建設治理有效的善治鄉村。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建立健全農村社會治理機制,確保農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創新農村基層發展機制,深入開展三治融合創建,創成百個善治示范村,全面消除穩定收入20萬元以下村和可用收入100萬元以下村,力爭村級集體經濟可用收入達到9億元,年均增收5%以上。
建設生活富裕的幸福鄉村。堅持共享共富,大力發展美麗經濟,注重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促進農民收入持續普遍較快增長。實施農村電子商務增效和電子商務進萬村工程,打造一批創業示范基地和創業產業集聚區,推動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農家樂、民宿等美麗經濟。農民收入得到新增長,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9萬元,年均增幅7.5%以上。
建設城鄉融合的活力鄉村。以構建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為方向,完善農村產權制度、金融制度、要素市場化機制等,激活主體、激活市場、激活要素,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深化“三位一體”改革、農村“三權”改革和農村金融改革,推進全國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創新林權、水域灘涂養殖權等靜態抵(質)押物融資模式。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發證率達到98%以上,示范性鎮級農合聯建成率達到80%,“多權一房”抵押貸款額超過4億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