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致富經 > 常州金壇:化零為整 撂荒地變“聚寶盆”
常州金壇:化零為整 撂荒地變“聚寶盆”
農業網   時間:2018/11/26 10:41:00  來源:新華日報  閱讀數:385

  初冬暖陽照耀大地,碧綠田野,麥苗初出,寬闊的瀝青公路通往每個農家小院。走進常州金壇區直溪鎮溪濱村,一幅新農村建設美麗圖景展現在眼前。

  農村發展欣欣向榮,得益于金壇近年來不斷解放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在“土地整治+”中將一塊塊拾邊地、荒廢地和廢溝塘這些“邊角料”化零為整,種出現代農業“搖錢樹”。

  化零為整 不斷為土地“做加法”

  溪濱村地處直溪鎮西北部,多年來農民種地“望天收”,村級經濟薄弱。金壇區國土資源分局局長黃克洪在大走訪中發現,盡管開展了多項土地整治項目,但溪濱村在規劃、建設上各自為政,零打碎敲,為整治而整治,農村發展遲緩。

  近年來,溪濱村做足“土地文章”,統籌規劃布局,通過項目開發對荒廢的崗坡地進行整理,對高低不平、地塊零碎的耕地進行平整,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實現棚戶區改造,結合省級投資土地整治項目,投入2000多萬元,對全村土地重新“洗牌”。

  同是那片地,整治前后影響有多大?“以前我們這里的地大一塊小一塊,鄉間小路彎彎曲曲,拖拉機下不了田,送給人家都不要。”溪濱村第二村民小組組長張小華算了一筆賬,僅他所在村民小組,整治后耕地面積由132.48畝增至178.9畝,灌溉水費由每畝78元降到31元,“通過格田成方,大道變成4米寬,什么車都能進,流轉土地搶著要。”

  不斷為土地整治“做加法”,金壇結合不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水土資源條件和農村土地利用現狀,合理劃分功能區,因地制宜制定土地整治規劃,并與中低產田改造、農業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名優特農產品基地規劃建設和農業現代機械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相結合。該區還充分利用占補平衡項目資金進行綜合整理,通過省以上投資項目資金對項目全面提升,重點實施道路、溝渠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整合水利、農業開發等項目資金,加大農田配套設施投入,提升農地產出效益。

  10年來,金壇通過“土地整治+”,實施各類項目1241個,建設規模26.63萬畝,新增耕地6.25萬畝。

  土地規模化 撬動農業現代化

  走進薛埠鎮上阮村,原本“牛不耕”的碎地成為大片果園。“7月至10月,上阮1.55萬畝果園產出近3萬噸精品水果,全被一掃而空。”上阮村委書記席友娣一臉自豪。

  就在10年前,上阮村還是一片“窮山惡水”,1/3農田,1/3荒山,1/3自然林。土地高低不平,分布七零八落,面積小,耕作極為不便。旱難灌、澇難排,風調雨順時,一年一季水稻畝產*多只有四五百斤。

  如何走出落后農業的困境,上阮村干部群眾形成共識——因地制宜制定土地整治規劃,對田、水、路、林、草進行綜合整治。如今,2000多畝土地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旱能澆、澇能排,“水利用效率提高20%以上,糧食畝均增產100公斤以上。”席友娣說。

  土地整治催生一批現代高效農業企業。以上阮村10500畝土地為核心區的上阮現代農業產業園,成功打造華東地區規模*、品種*多的千畝櫻花園;“四區八園一中心”初具規模,先后引進38個農業項目。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上阮現代農業產業園輻射帶動、轉移勞動力3500人。63歲的村民阮洪林說:“現在土地流轉了,自己只留一點口糧田,大多種了葡萄、梨、桃等經濟林果,剩余勞動力都去園區打工了。”

  整治一方,流轉一方,發展一方。黃克洪介紹,金壇被確定為全國116個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后,實施江蘇省級以上投資土地整治項目、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土地整治項目總建設規模達14萬多畝。去年,金壇高標準農田面積占耕地總面積60%以上,成為全國首批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區),農業現代化水平位列全省“*方陣”。

  助農增收 撂荒地變“聚寶盆”

  薛埠鎮倪巷村,是金壇西部丘陵山區*的圩區村。因為山地、圩田兼而有之,耕地高低不平,荒廢田地多,倪巷村一直頂著貧困村的帽子。

  “除了村民在種的葡萄和中藥材田塊,90%的土地進行流轉。”倪巷村支書王息保告訴記者,國土部門在村里實施基本農田示范區項目,僅去年就動土整治4000多畝,村子大變樣,地平了,渠連了,路通了,機械可下田了。

  “除了種地,村集體經濟增收渠道多了。”王息保說,土地整治后村里凈增耕地900多畝,流轉給大戶后,每年直接增加村集體收入50多萬元;去年投入600多萬元建設標準廠房5000平方米,年租金40萬元;成立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秸稈收儲中心,通過金木林生物燃料有限公司秸稈變廢為寶,為村集體增收70萬元。

  金壇各地農村因土地整治富了口袋。金城鎮培豐村釋放土地潛能,通過土地整治開展農業規模經營,對流轉的1800畝土地進行發包和由農機專業合作社經營,去年村集體實現經濟收入61.8萬元;儒林鎮湖頭村以長蕩湖開發為契機,盤活村域荒地、灘涂等閑置土地400多畝,每年為村集體增收50多萬元;直溪鎮溪濱村通過土地整治、流轉,成立“巧媳婦”種植專業合作社,實施大學生創業園、“稻鴨共作”項目,去年村集體收入300萬元。

  “點土成金”,撂荒地變“聚寶盆”。曾經的“廢棄鹽湖礦”經過土地整治流轉,打造成江蘇全新文化旅游目的地——東方鹽湖城,國慶黃金周期間接待游客近10萬人次。借著東方鹽湖城景區輻射,金壇半邊山民宿村,通過“公司+農戶”成立民宿合作社,吸引24戶農家入股,新增農村就業60余人,每年每戶可增收3萬至5萬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h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