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市場評論 > 小麥產需基本平衡優質優價特征明顯
小麥產需基本平衡優質優價特征明顯
農業網   時間:2018/11/28 8:30:00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391

  因華北主產區倒春寒與收獲季節陰雨天氣等不利條件,今年夏收小麥小幅減產,質量也有所下降。結合各方面情況分析,盡管因氣候因素導致今年小麥產量小幅下滑,但總體上看我國小麥仍是豐產,產需保持基本平衡,而且由于多年連續增產積累了充裕的庫存,小麥市場仍呈供大于需的格局,口糧供給安全是有保障的。從收購情況看,今年市場化特征明顯,小麥優質優價、低質低價,市場機制導向作用的充分發揮,有助于緩解庫存壓力、優化生產結構。

  小麥產需基本平衡,市場供給較為充足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受各地調整農業結構及氣候條件整體較差和災情同比偏重等不利因素影響,2018年我國夏收小麥面積、單產有所下降,總產量12835萬噸(2567億斤),比上年減少310萬噸(62億斤),下降2.4%。另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測,受人口增長導致面粉剛性需求增加,2018年國內小麥總需求預計達到12820萬噸,同比增加4.9%。盡管產量下降、消費量上升,但今年小麥仍算好收成,產需基本平衡,并沒有出現明顯缺口。而且近年來我國小麥連續豐產積累了充足的儲備,小麥庫存處于歷史高位,是調節余缺、保證市場穩定運行的基礎。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顯示,僅2015~2017年國內小麥產需累計結余6078萬噸,年均結余2026萬噸。因此,“產量+庫存”形成的年度供給總量完全能夠滿足市場需求,小麥小幅減產并未對市場運行格局帶來實質性的影響,口糧*安全是有保障的。

  小麥購銷以市場化為主導,優質優價特征明顯

  從今年小麥購銷情況看,盡管收購進度與前些年相比偏慢,但市場化收購占據主導地位,“優質優價、低質低價”特征突出。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數據,截至9月30日,主產省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小麥5015萬噸,同比減少2191萬噸。造成今年小麥收購量同比明顯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農民售糧更趨均衡、銷售周期拉長、銷售進度趨緩,托市收購量減少,以及部分質量較差小麥的銷售未納入統計等因素。從收購渠道看,*收購價收購量大幅降低,市場化收購量沒有減少。今年安徽、江蘇和河南三省啟動了小麥*收購價執行預案,其中僅有江蘇、安徽有少量收購。

  今年,新麥市場運行平穩,價格也沒有因為*收購價的下調(由去年的每斤1.18元下調到今年的1.15元)出現低迷行情,而是保持穩中有升態勢,表明市場各方的預期是穩定的,購銷行為也是較為理性的。據監測,從6月夏糧收購開始到9月底夏收結束,國有糧企小麥平均收購價格從每斤1.14元上漲到1.19元,多數地區都保持在*收購價之上,漲幅為4.5%。今年小麥購銷市場值得注意的一個積極變化是,以需求為導向的“優質優價”現象明顯,市場機制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調研中了解到,今年各主產省優質小麥很受面粉加工企業歡迎,銷路一直很好,價格保持在較高水平,比普通小麥高出10%以上,有的品種價格甚至超過每斤1.35元;而受災地區質量超標小麥,只能用作飼料或工業消費,價格在每斤0.5~1元,甚至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銷售不暢。為此,安徽、湖北、河南等省出臺方案、安排資金,引導多元市場主體積極入市,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質量較差小麥的銷售難題。

  優質專用是我國小麥未來發展方向

  我國小麥生產在滿足量的需求的同時,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優質專用小麥供給不足,每年都需要通過適度進口來彌補。在市場需求拉動和政策引導下,近年來全國優質專用小麥發展迅速,尤其是在*收購價水平穩中略降的情況下,小麥種植更加需要從市場要銷路、向質量要效益。據行業估計,目前全國優質專用小麥的種植面積約占小麥總面積的10%左右。河南省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居全國*位,隨著種植收益的穩定提高和各種優惠政策的出臺,全省優質專用小麥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

  優質小麥實現優質優價的前提在于能夠滿足下游加工環節的要求,即品種好(同一品種無摻混)、品質好(種植品質接近)、成規模。隨著土地流轉加快、適度規模經營戶占比提高,以及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發展,優質專用小麥在我國將具有更好的推廣基礎。在市場機制和政府之手的共同作用下,預計未來小麥生產將呈現小農戶以生產普通麥為主、規模戶以生產專用小麥為主的格局,口糧安全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將得到有效保障。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yaolei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