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種了一輩子地,做夢都想不到今年種植150畝丹參能凈賺100多萬元,而且丹參抗旱防澇的能力很強。另外,用肥、用藥、用工都要節省很多。”說這番話的是諸城市賈悅鎮苑莊社區藥材種植戶徐西輝。
小雪時節,諸城市賈悅鎮1.2萬畝丹參陸續進入收獲期。近日,在位于鎮駐地西南部的華笙中草藥種植產業園,隨著一臺臺大型機械的轟鳴,成片的優質丹參被深翻上來,等待下一步的加工處理。王敬宇是南方一家藥廠的采購商,今年,他們在這里的丹參訂貨量有100多噸。“今年氣候適宜,雨水豐盈,再加上管理到位,丹參不僅品質上佳,不少地塊的畝產量也接近5000斤。”賈悅鎮社會事務發展辦公室副主任王君友告訴記者,丹參種植市場前景廣闊,投資回報高且收益穩定,綜合風險小,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兼具,當年就可以見效益,是個很理想的產業。目前價格是每斤一塊八至兩塊多錢,畝產值在8000元左右,僅這一項產業,為全鎮農民增加收入1億多元。
賈悅鎮有種植丹參的傳統。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對丹參藥用價值的研究不斷深入,丹參用量正呈年年遞增態勢,市場需求旺盛。該鎮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引導農民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經營管理模式,規模化發展丹參、黃芩、牛膝等中草藥種植,把中草藥種植作為加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抓手,向中草藥小鎮建設持續發力,采取龍頭企業帶動、訂單農業、上市藥企建設自營生態基地、大園區小農戶等模式拉動全鎮中草藥種植,推動農業全環節升級,全產業鏈增值。今年年初,該鎮緊緊抓住種植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契機,作為第三方,協助600多戶農戶與投資方簽訂了合同,公司每畝提供8000棵種苗、200斤化肥,產品統一收購,費用售后算賬。
該鎮依托山東海王醫藥、廣東中智制藥、廣藥集團、太極集團、武漢健民集團、哈藥集團、東阿阿膠、山東華笙中藥等龍頭企業,實行訂單收購,激活了藥材營銷機制,調動了農民種植中藥材的積極性。并注重加強國內外科研機構、農業院校合作,引進*專家人才,培養本土專家技術力量,逐步培養出一支強有力的中草藥種植、加工、鑒定技術和信息服務隊伍。同時,加大財政金融扶持力度保障,鎮政府制定出臺扶持中草藥種植發展政策,鼓勵支持土地向中藥材種植企業、中藥材合作社、種植基地集中流轉。
眼下,賈悅鎮已有6個社區、18家合作社、近千戶農民被吸納到中草藥種植中,成為全市規模*的丹參專業種植區。根據計劃,明年這里的種植規模還將翻番,預計將為農民帶來2億元的增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