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農技中心在四川成都召開2018年全國省級植保(植檢)站(局)長會議。會議總結交流了近年來植保植檢工作的成效和經驗,分析了新形勢、新任務,討論研究了服務農業綠色發展的工作思路和目標任務,安排部署了今后重點工作,要求重點提升植保六大能力,護航農業高質量發展。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朱恩林、全國農技中心主任劉天金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指出,近年來我國植保植檢事業創新發展,成績顯著,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業農村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主要表現為五個方面:一是“蟲口奪糧”端穩飯碗。近5年全國病蟲草鼠害年均防治面積83.8億畝次,年均挽回糧食損失9530多萬噸,占全國糧食總產的15.4%,確保了中國人的飯碗裝“中國糧”。二是疫情防控守護產業。近5年累計完成國外引種檢疫審批5萬批次、產地檢疫34萬批次、調運檢疫52萬批次,保障了用種安全;成功遏制了馬鈴薯甲蟲、蘋果蠹蛾、柑橘黃龍病等重大疫情的擴散蔓延趨勢,建立了30個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綜合治理示范區,保護了農業產業安全。三是綠色防控提質增效。病蟲害防治改變了化學農藥一統天下的局面,2017年全國主要農作物綠色防控面積達5.5億畝以上,覆蓋率從2012年的12%提高到27.2%。四是社會化服務多元發展。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已由2012年的1.2萬個發展到8.8萬個,從業人員由80萬人發展到131.2萬人,日作業能力由3000萬畝發展到9000萬畝,尤其是在蝗蟲、小麥條銹病、柑橘黃龍病、紅火蟻等重大病蟲應急防控中的作用得到社會充分認可。五是國際合作提升影響。認真履行國際公約,組織開展有害生物監測治理、進出境農產品檢疫監管,有力推動了我國農產品“走出去”;通過與韓國、越南、哈薩克斯坦等國家開展合作,有效提升了對跨區跨境有害生物的控制能力和治理水平。
會議強調,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給植保植檢工作提出了新挑戰。一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執行力度增強,對農藥減量增效、農藥廢棄物回收和面源污染治理提出了新要求。二是重大病蟲害災變因子增多、抗藥性問題突出,給掌握病蟲規律帶來了新課題。三是種植業布局持續調整,產業規模化經營力量壯大,現代信息技術革命深入農村,為病蟲疫情監控和植保信息服務增加了新任務。四是國內外市場融合,境外有害生物隨進口貿易傳入的風險加大,國內植物疫情隨調運攜帶擴散的威脅猶存,給植物疫情阻截監管構成了新挑戰。
會議要求,各級植保植檢機構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認清改革新形勢,把握發展新機遇,研究解決新問題,夯實支撐新條件,努力開創新局面,為鄉村振興和農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為此,要重點提升六大能力。一是要緊盯重大疫情、關注新發動向、強化種子種苗監管、補好風險分析短板,全面提升疫情監管能力。二是要以植保能力提升工程、實時監測和*預警決策、手機等移動端信息服務為抓手,穩步推進病蟲監測自動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全面提升監測預警能力。三是要把握投入品、環境和農產品“綠化”的核心要素,加大政策扶持、集成融合、示范引領和宣傳培訓力度,全面提升綠色防控能力。四是要創新發展模式,引入防控效果檢驗、經營風險防范和服務質量跟蹤評價機制,爭取農機補貼、政府購買服務等政策,扶持專業化組織做強做優,全面提升社會化服務能力。五是要推動《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早日出臺,積極修訂植物檢疫相關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加快制定與綠色投入品關系密切的生產、管理、試驗示范及應用效果評價標準,健全完善應急預案制度,全面提升法治保障能力。六是要建立農作物有害防控專家組制度,實施植保體系素質能力提升三年行動,持續加強作風建設,全面提升人才支撐能力。
會議由全國農技中心黨委書記魏啟文主持,全國各省級植保(植檢)機構負責人共50人參加了會議。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