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外寒風凜凜,棚內溫暖如春。近日,筆者走進內鄉縣灌漲鎮劉營扶貧產業園東區的菇棚內,三四個菇農正緊張有序地采菇,一簇簇雙孢菇像一個個圓潤的小雞蛋,長勢喜人。其中該棚的種植戶曾義勇笑著說:“我都連續種3年了,今年的雙胞菇是長勢*的一年,每天一個菇棚可采400斤左右。按照這個勢頭,每個平方可產菇40斤以上,每個棚可收入6萬元左右,除去成本純收入在2.5萬元以上。”喜上眉梢的曾義勇,正是內鄉縣支持各鄉鎮發展特色產業結出的碩果。
——支持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灌漲鎮按照“政府引導、項目支持、產業帶動”的思路,精選項目,培優產業。2016年,在原來33座雙孢菇棚的基礎上,在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源泰食用菌合作社牽頭,采取“公司+支部+合作社+金融+貧困戶”的模式解決*扶貧到戶的問題,發展菇棚44座。2017年,在胡劉和劉營又發展菇棚41座,全鎮總規模達118座,63戶貧困戶每年來自草腐菌產業的分紅不低于3000元。
生長期的雙孢菇,一個個像雞蛋一樣。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
為了擴大草腐菌產業規模,帶領更多的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該鎮所在的內鄉縣出臺了關于草腐菌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一是對原有的生產場區的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提升,如:投資200余萬元對灌漲鎮的劉營、胡劉兩個生產場區進行改造;二是由財政對種植草腐菌的經營主體的前三年菌種和技術服務費進行補貼,在降低種植成本的同時,也激發了菇農的積極性;三是給予入駐草腐菌產業扶貧循環經濟孵化園的企業土地和稅收上的優惠。目前,位于該鎮后馬村的草腐菌產業扶貧循環經濟孵化園共招引了武漢華進菌中菌、本澤食用菌兩家公司,其中本澤公司以種植平菇為主;華進以種植草菇、雙胞菇為主,先種植草菇,然后再用草菇的廢料種植雙胞菇,既降低了成本,又實現了廢物循環利用。
——探索新型模式,實現多方共贏。
為加快草腐菌產業的發展,本澤公司已率先與后馬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合作,利用該村閑置的學校教室建了合作示范園,種植平菇。該公司的負責人王奇說:“我們探索這種模式,來種植平菇,既緩解了我們建設廠房上的資金壓力,又使我們擴大種植規模和面積,還可以增加該村的集體經濟”。目前,我們該村的學校種植平菇4萬袋。該鎮鎮長張鐵川說:“這種種植模式,既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又盤活了農村的閑置資源,節約了土地,還能增加集體和群眾收入,可謂是一舉多得,實現多方共贏。”據了解,該鎮下一步將引導各村利用閑置的舊學校、廢棄的炕煙爐、群眾的空房子進行種植,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帶動更多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