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書記,四川農業大學的教授回復我了,他說我現在地里的牧草結構是可以的。”周日清早,一看到村黨支部書記盧廷軍,付松濤有說有笑地小跑到近前,拉著盧廷軍就往地里走,探討牧草基地種植結構和發展問題。付松濤曾是重慶忠縣涂井鄉萬順村的貧困戶,如今已是當地的農業發展大戶。
因病致貧 他不得不靠發展養殖業
2012年,由于家人長期患病,兩個孩子上學,家庭和工作的雙重壓力,使得在深圳務工的付松濤患上焦慮癥,嚴重的時候臥床不起。醫藥費高昂,工作無法正常開展。和妻子商議后,付松濤辭職回到家鄉,買了3只羊,一邊放羊,一邊養病。
隨著忠縣啟動脫貧攻堅行動,付松濤一家被納入了建檔立卡貧困戶隊列。付松濤下定決心振作起來,靠自己的雙手擺脫困境。通過廣播電視報紙了解國家*扶貧、脫貧攻堅的政策后,付松濤又到村里咨詢學習,看準羊的市場后,他決定自繁自養擴大養殖規模。
付松濤的想法得到了村委會的支持,了解到他沒有養殖用地,村委會將村里閑置多年的小學用地提供給了他。付松濤很快按標準建好了養殖場,他借錢買回10余頭南疆黃羊,養殖規模當年就擴大到了30余頭。但突如其來的問題卻讓付松濤措手不及——懷孕的母羊流產狀況頻發,羊也越養越瘦。
相關部門專家下村指導,付松濤抓緊機會了解原因。原來,以前羊少,付松濤給羊喂的草料品種豐富,營養穩定均衡。養殖規模擴大后,人力缺乏,喂養的草料過于單一,羊的營養跟不上。
當地村民知道付松濤的困難后,紛紛將自家多余的草料免費貢獻出來。可是,付松濤和父親沒有足夠的精力將草料搬回家。看著村里的荒地,付松濤萌發了在養殖場周圍種草場的想法,卻由于資金限制,沒能馬上實現。
此后,為了更好地掌握種養技術,付松濤積極參加技術培訓,一有空就利用智能手機、農家書屋等載體,認真學習相關知識。2016年,付松濤的羊群達到了存欄100頭的規模,當年他賣出了40多頭羊,純利潤收入3萬余元。
攝魚菜共生 他為羊群建起食物供應鏈
一家人沉浸在成功脫貧的喜悅中時,付松濤的父親付朝向卻在碎玉米和草料時,手被攪進脫粒機,送醫后左手截肢。付松濤為此懊惱了很長一段時間,他決定將公司由山羊養殖改為農業開發,請專人管理羊的日常飲食、清潔等問題,自己則將主要精力放在建草場上。“要想再擴大規模,就必須建起食物供應鏈,讓自家的產業走得更遠、發展得更好,才對得起父親的失去的那只手。”付松濤說。
去年初,付松濤申請到無息貸款10萬元、貧困戶無擔保抵押貸款5萬元。他找到養殖場周圍的村民,流轉了60畝荒地。
在整地的過程中,付松濤發現,村里的土地大多相對貧瘠,保水力較弱,每塊地旁邊都要掏出一條小溝,以達到保水和疏水的目的。如何讓每一寸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偶然的機會,付松濤聽說了魚菜共生的概念。
通過多方查閱資料,向專家請教,付松濤拿出靠山的20畝地做實驗。他把所有地的水溝挖到1米左右的寬度,讓山上的泉水直接流進每塊地的水溝,溝里放上鯽魚和鱔魚,兩旁搭上架子,種有機的藤蔓蔬菜和水果。其余40畝地全部種上羊要吃的牧草。
去年夏天,魚菜基地的蔬菜、水果和魚都長得很好,然而由于沒有提前介入有機蔬菜和水果市場,信譽度也沒有打出去,蔬菜一度滯銷。致富路上再度受挫,付松濤沒有灰心,他把原本打算賣8元一公斤的蔬菜,以1.5元一公斤的價格批發出去,品質稍差的就喂了羊。
“蔬菜雖然虧了,但羊銷路不錯。我對我的產品有信心。”通過不斷摸索、反思,付松濤不僅沒有放棄魚菜基地,反而在今年初又流轉了150畝土地,擴大了牧草種植面積。
立體種養 他想在家鄉做出好產業
“我現在還不敢貿然擴大魚菜基地的種植面積,因為別人看不到我的生產過程,不會完全相信產品是綠色的。好在土雞、土雞蛋是完全被消費者認可了,我希望通過林下土雞良好的市場反應來帶動魚菜基地的發展。”付松濤認為,將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的*方式就是種上牧草,這可以成為天然的雜草除草劑,不用施肥也不會破壞土質。
今年,付松濤將魚菜基地以外的每塊地都種上了長勢高、中、低三大類牧草,有的牧草可作為地邊的圍欄綠籬,莖稈就作為魚菜基地架子的天然材料。在他的計劃里,明年草場成型后,就在林下散養土雞、野兔等。同時,在草場可以套種高度適中的藍莓、黑柿子等果樹,將土地的*效益激發出來。
如今,付松濤正和村民商量,想要繼續擴大種植規模。他們初步達成協議:農戶以土地入股,占40%的股權;公司提供管理、技術、勞務等服務,占50%的股權;村集體監督,占10%的股權,每年收益由村集體按股權分配。
“我會努力做成功,我相信土地貧瘠、山高路遠的地方,一樣有辦法做出好的產業。”望著高低不一的草場,付松濤眼光透出堅定。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