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三峽庫區的重慶巫溪縣是重慶貧困程度*深的區縣之一。2014年底,新一輪建檔立卡時巫溪共識別出貧困村150個、貧困人口8.6萬人。2015年至2017年,經三年多的脫貧攻堅工作,巫溪累計銷號129個貧困村,減貧7.1萬人。今年還將銷號貧困村13個、減貧1.1萬人。在限制開發區、人口減載區等保護限制下,巫溪探索出了一條“產業脫貧”的路子。
資產收益扶貧 帶動貧困戶實現“分紅兜底”
在巫溪縣古路鎮觀峰村,“公司+農戶+村集體”的模式,讓集體鄉村旅游發展得熱火朝天。180戶農戶(貧困戶68戶)以土地、山林等資源折價入股,企業以現金方式入股,村集體以公共設施、鄉村酒店及財政資金等折價入股。去年,該村實現旅游收入600萬元。22戶創辦農家樂的貧困戶,戶均增收3萬元。無能力創辦農家樂的46戶貧困戶,通過股權分紅和承包公司流轉土地,戶均增收1萬元。
這是巫溪縣通過資產量化入股、發展混合經營等方式,培育發展的新型村級集體經濟。此外在“龍頭企業+貧困戶+合作社”模式下,巫溪將龍頭企業與貧困戶緊密捆綁,帶動貧困戶致富。利用貧困村生態、水利等資源優勢,將財政扶貧資金投入形成固定資產,也讓貧困戶每年得到一筆分紅。
就業扶貧 帶動5100名貧困群眾“在家門口掙錢”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是不少貧困戶的迫切愿望。巫溪縣內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在貧困鄉村建立了不少扶貧車間、扶貧超市、扶貧農莊,吸納大批當地貧困群眾就地就近就業。
為鼓勵返鄉創業人員領辦創辦勞動密集型企業,巫溪縣投入財政資金450余萬元,扶持了鴻馳鞋業、明申肥業、紅池臘鮮等企業建設用工平臺,提供就業崗位650個。鴻馳鞋業是巫溪*“扶貧車間”,優先招錄了貧困戶和留守婦女67人,人均月工資2200元以上。目前,該廠正籌集資金6000萬元,進行第二期廠房及“扶貧車間”建設,全部建成后預計新增就業崗位200個。
在巫溪縣通城、花臺、勝利等鄉鎮,還整合鄉村旅游產業扶貧資金250萬元,扶持建立巴渝民宿、農旅觀光園等“扶貧農莊”65個,通過“土地分租金、分紅享股金、務工得薪金”方式,帶動1360戶貧困戶戶均年增收8000元。
小額信貸扶貧 帶動6300戶貧困群眾實現“產業增收”
“小額信貸首先要確保銀行‘敢放貸’。”巫溪縣副縣長李先斌表示,縣上探索建立風險補償資金機制,2018年新安排了3000萬元作為貧困戶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金,現已累計撥入承貸銀行風險補償金4420萬元。
銀行“敢放貸”了,還要確保老百姓能“還得上”。巫溪縣相關部門對貧困戶開展了“一對一”技術支持,確保老百姓產業“選得準”,并由專業部門進行技術幫扶。縣上還試點推行了“山羊價格保險”“煙葉兜底保險”等險種,有效規避市場和價格風險,保證貧困戶能通過發展產業持續穩定增收。
光伏扶貧模式 破解農村集體經濟“空殼村”現象
作為重慶市光伏扶貧模式試點縣,巫溪自2015年4月啟動光伏扶貧試點工作以來,光伏扶貧電站裝機容量已達8083千瓦。
巫溪計劃在所有具備條件的貧困村,都建設一座35千瓦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其電站權屬歸集體所有,發電收益歸集體使用,資金主要用于該村公共服務、貧困戶臨時救助及設立光伏管護基金,讓村集體有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目前,巫溪已在全縣150個貧困村中建成35千瓦光伏發電站125座,每村年穩定收益約3萬元。
對部分貧困程度深、不具備建設條件的貧困戶,則將光伏聯戶集中建在村辦公室、衛生室、廢棄村小等樓頂或村內荒山荒坡,發電收益平均分配給貧困戶,既節約并網投入成本又便于集中管理。
讓“陽光”成為脫貧資源,目前,通過光伏扶貧,巫溪已帶動1236戶貧困戶增收脫貧,有效破解了農村集體經濟“空殼村”的現象。(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