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數十年來,在人們的各種表述中,這個詞匯與地處河西走廊東北部的甘肅省民勤縣緊密聯系在了一起。從地圖上俯瞰,東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騰格里兩大沙漠包圍,依托石羊河形成的民勤綠洲,處于國家“兩屏三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帶”的中心,是我國沙塵暴的主要策源地之一。民勤,正如楔子一樣扼守兩大沙漠之間,阻止他們的“握手”。
“民勤綠洲的存亡關系著河西走廊的安危,如果民勤綠洲不保,必將危及河西走廊。一旦狹長的河西走廊被攔腰斬斷,古絲綢之路也將不復存在。”近半個世紀以來,從生態惡化中警醒的民勤人,在黨和政府的深切關懷下,積極抗擊風沙,取得了顯著成效,在我國防沙治沙史上書寫了濃重的一筆。
民勤縣委書記黃霓說,目前,民勤長期存在的生態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荒漠化和沙化面積呈逐年減少、減輕趨勢,整體處于遏制、逆轉趨勢,與“羅布泊”漸行漸遠。下一步,民勤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和“確保民勤不成為第二個羅布泊”的講話精神,緊盯甘肅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和民勤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建設,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全力打造“一帶一路”建設的生態屏障,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共贏。
生態趨好的風沙前沿“以前,老虎口這個地方風沙大。一場風過去,刮進院子里的沙要用架子車來拉,少則一車,多則三四車。”日前,在民勤縣大灘鄉上泉村,村民白生忠回憶說,那個時候,一刮風,莊稼就會遭殃,農田一點點被風沙吞噬……“老虎口”是民勤綠洲西線*的風沙口,因起風時狂風怒吼如老虎一般而得名。從白生忠所在的上泉村,向北行進37公里,一直到泉山鎮的新西村,到處是星羅棋布的沙丘,這讓沿線及周邊5個鄉鎮、18個行政村的群眾飽嘗沙患之苦。
沙丘相連,流沙肆虐,沙進田縮,曾是昔日老虎口的真實寫照,也是白生忠等村民無法忘卻的記憶。
“現在不同了,老虎口到處是綠色蔓延的梭梭林。生態好轉了,風沙也小了,一場風過去,留在院子里的沙也就薄薄的一層,用簸箕清理就可以。”白生忠說。
日前,在民勤看到,老虎口內連綿不絕的沙丘,被接連成片的麥草方格所覆蓋,栽植其間的梭梭林生機盎然,滿眼都是望不到邊的綠色。雖然當時刮起了四級左右的風,但并沒有出現沙塵天。民勤縣連古城沙生植物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站長陶海璇說,如今,綿亙于老虎口的梭梭林,為民勤綠洲筑起了一道堅固的西線綠色屏障。
與老虎口一樣,近年來,民勤青土湖、龍王廟、勤鋒灘等危害嚴重的風沙口也都得到了有效治理。2010年,民勤北部*的風沙口——青土湖,在干涸51年之后重現了碧波蕩漾的美景,這被視為民勤生態治理的重要標志。記者看到,如今湖區內蘆葦叢生,鳥叫聲此起彼伏,遠處的水面上有幾只野鴨正在盡情嬉戲,天空中時有水鳥飛過。
“青土湖于1959年完全干涸,水干風起,流沙肆虐,形成了長達13公里的風沙線,騰格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在這里呈合圍之勢。”民勤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張永文說,經過長期的努力,青土湖的水域面積逐年擴大,到2017年,青土湖水面達到26.6平方公里,形成旱區濕地106平方公里,有效阻隔了巴丹吉林和騰格里兩大沙漠合攏。從衛星云圖上看,青土湖區域從昔日土黃色變成了今天的湛藍色。
艱苦卓絕的防沙治沙史生態趨好的背后是民勤人數十年如一日艱苦卓絕的防沙治沙歷程。
特殊的地理和生態環境,決定了民勤的歷史就是一部與風沙抗爭的征戰史。民勤歷屆縣委、縣政府堅持站在維護綠洲生存和永續發展的高度,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帶領一代又一代民勤人持之以恒戰風斗沙,矢志不渝改善生態,付出了艱辛的勞動,營造了穩固的綠洲防護體系,保障了民勤綠洲的安全生存和發展。
全國勞動模范石述柱的家鄉——民勤縣薛百鄉宋和村,坐落著民勤防沙治沙紀念館,這里記錄和反映了民勤生態演變和民勤人防沙治沙的歷史。
1955年春天,石述柱組建起一支30多人的青年團員治沙突擊隊,因經驗不足,突擊隊6年的奮戰只換來20畝成活的白楊樹。雖然只有20畝,但這成了石述柱和鄉親們抗擊風沙的希望。1963年9月,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的石述柱,義無反顧地肩負起治沙的重任。經過艱苦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索,石述柱將黏土壓沙與林木封育結合起來,在草方格圍成的沙窩邊上栽種各種樹木,把沙窩護衛起來,在沙窩中間再種上莊稼。這種生態與經濟相結合的治沙模式被石述柱形象地稱為“母親抱娃娃”。其后,民勤每年用這種方法成功壓沙2萬多畝。*科學家竺可楨對之給予了高度評價,將其命名為“民勤模式”。后來,從村黨支部書記崗位退下來的石述柱,依然沒有閑著,帶領群眾繼續奮戰在風沙線上。
石述柱是民勤人幾十年艱苦斗沙的杰出代表,他帶頭抗擊風沙的經歷也是民勤治沙的典型和縮影。半個世紀以來,民勤生態建設經歷了起步、相持、發展、停滯、加速發展等5個階段,治沙也由一人、一鐵鍬、一架子車的“零打碎敲”治沙模式逐步向專業化方向轉變。
從2003年起,民勤在全縣范圍內先后關閉機井3018眼,壓減配水面積44.18萬畝;2007年,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批復實施;2008年,民勤縣啟動實施了老虎口治沙工程和青土湖生態系統治理工程……目前,全縣人工造林保存面積達到229.86萬畝,其中壓沙造林55.3萬畝以上;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25萬畝,封育成林78萬畝,在408公里的風沙線上建成長達300多公里的防護林帶,全縣森林覆蓋率由2010年的11.52%提高到2016年的17.91%。2015年4月,民勤縣被國家發改委等11個部委列為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
科技支撐,實現治沙富民共贏在防沙治沙和生態建設上,民勤縣積極強化科技支撐,創新治理模式,構建防護體系。現在民勤的防沙治沙模式在突出科技支撐的同時,走上了專業化治沙的道路。縣里鼓勵社會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群眾承包治理沙漠、發展沙產業,全縣已組建防沙治沙協會20家、治沙專業隊伍60個。同時,民勤將封沙育林與封禁保護相結合、工程壓沙與生物固沙相結合、防沙治沙與發展沙產業相結合,認真實施了梭梭井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石羊河國家濕地公園、萬畝胡楊林試驗培育基地、經濟林基地建設等項目,全縣形成了結構合理、生態穩定、經濟高效的綠洲生態安全屏障和林業產業體系。
在青土湖遇到了民勤縣蕓豐蓯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何德榮。“肉蓯蓉寄生于梭梭根部,有極高的滋補藥用價值,被稱為‘沙漠人參’。2012年,接觸到肉蓯蓉后,跟沙漠打了幾十年交道的我決心‘靠沙吃沙’,牽頭成立了合作社,帶著周邊的30多名群眾栽植梭梭,探索發展梭梭林人工接種肉蓯蓉。”何德榮說,經過幾年的實驗,他們初步掌握了梭梭人工接種肉蓯蓉技術,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2013年起,合作社在青土湖先后承包了4600畝壓沙地梭梭林,并利用梭梭嫁接肉蓯蓉,逐步探索產品的初加工。“肉蓯蓉每年春秋兩季各采摘*,今年春季我們合作社銷售40多噸肉蓯蓉,收入100多萬元。”
從*初的壓沙造林,到后來梭梭嫁接肉蓯蓉,從生態治理到走上發展沙產業的路子,何德榮的探索實踐折射出了新時代民勤謀求治沙富民共贏的新抉擇:找準找實防沙治沙與綠色增收的*契合點,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沙產業,促進沙區生態脫貧和產業致富。
近年來,民勤縣大力發展以紅棗、枸杞、釀酒葡萄為主的經濟林和以肉蓯蓉為主的沙生藥用植物,積極推廣“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協會+農戶”等產業經營模式,以企業、合作社、協會的方式將廣大農戶結成利益共同體,堅持治沙與扶貧結合,實現了生態治理與群眾增收的雙贏。目前,民勤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250元,比“十一五”末凈增6032元,其中來自沙產業、工程壓沙的收入占比達到了36%。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