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貴陽白云:“引資+引智”帶動香菇基地發展步入正軌
貴陽白云:“引資+引智”帶動香菇基地發展步入正軌
農業網   時間:2018/12/3 9:19:00  來源:貴陽日報  閱讀數:408

  近日,貴陽市白云區沙文鎮蒙臺村香菇基地大棚里,和技術指導員一起給菌棒增氧上架的村民李德琴頭上冒出了細密的汗珠。作為村里的*扶貧戶,她已經在香菇基地大棚工作了近半年了。

  “從今年6月底來的,做*得100元,主要就是搞香菇菌棒裝包、栽種、穿孔、采摘之類的事情,每天上8個小時班。”現在的李德琴已經成了半個種香菇的“專家”。由于家里有需要照顧的病人,在這里工作,不僅離家很近,每個月還能拿到2000多元的工資,她覺得“很感恩”。

  蒙臺村位于白云區沙文鎮北部,全村220余戶820余名村民中,有18戶*扶貧戶。過去,跟大多數鄉村一樣,蒙臺村村民收入來源單一,年輕的就在城區打工,留在家的大都種植水稻包谷等傳統作物,村集體也一直沒有固定收入。

  2013年起,蒙臺村配齊配強村支兩委班子,進家入戶聽意見,在區農水等相關部門的指導下,經多方考察,結合轄區實際,開始嘗試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村里引進種蔥大戶帶動村民發展香蔥產業,220余戶村民幾乎家家參與,3年多過后,全村的發展香蔥種植面積近千畝,人均可支配收入達近萬元。

  2016年下半年,在省農科院專家指導下,蒙臺村又以生態蔬菜基地為目標,提出了發展香蔥、香菇、香菜“三香”產業,并開始建設香菇(食用菌)基地。依托農村“三變”改革,全村包括*扶貧戶在內的村民通過土地或資金入股,成立蒙臺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于2017年下半年建成占地50畝、近40個大棚的香菇(食用菌)種植基地,購進7萬余個菌棒,試種了10個大棚。

  “頭年效益不太好,毛收益只有10多萬元。”蒙臺村村支書朱春恩說,村支兩委和合作社一起“摸著石頭過河”,雖然知道這條路的方向沒有錯,但具體到執行推進上還是遇到重重困難。

  當時正在蒙臺村承包土地發展蘋果桃種植的貴州松樹灣生態科技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朱俊豪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與村里協商投資香菇產業,并由公司提供經營管理技術,負責規范基地管理運營,提升產品品質,做大做強品牌。

  “現在我們有專門的生產技術總監,菌棒自己生產,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配比,營養成分比購買的普通菌棒強,成本也更低。”朱俊豪說,此外,香菇種植基地還重新制定了經營管理制度,并對管理人員、工作人員的職責進行調整和規范。“品質方面,現在出菇需要經過兩次稱重,采摘進庫、出庫均要稱重。我們還建立了詢價問價機制,盡量與合力超市等商超進行合作,形成穩定供貨渠道。”朱俊豪說。

  “公司可以幫助我們規范經營管理,技術專家可以提供專業技術支持。”朱春恩說,以“合作社+公司”的模式來管理運營,村里的香菇(食用菌)種植基地發展逐步走上正軌,40個大棚全部投產的話,預計可實現年產香菇100萬斤。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h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