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新疆阿勒瑪勒村:“蘋果村”結出幸福果
新疆阿勒瑪勒村:“蘋果村”結出幸福果
農業網   時間:2018/12/3 15:16:00  來源:天山網  閱讀數:389

  走進新疆新源縣阿勒瑪勒鎮阿勒瑪勒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潔的安居富民房,寬敞氣派的文化廣場,和睦相處的各族群眾。

  近年來,新疆新源縣住建局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從抓班子帶隊伍入手,下大力氣拓寬致富門路,整合力量打造宜居鄉村,讓阿勒瑪勒村結出了幸福果。

  “給力支部”讓村民頻頻點贊

  新疆阿勒瑪勒村大事小事,都會通過“一事一議”,由村民代表收集村民意見建議后,提出初步意向,在村民代表大會上決議,進而推進村民自治,提升主人翁意識,形成村黨支部為中心的“同心圓”。

  針對村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干部出工不出力的問題,工作隊變壓力為動力,從選優配強村干部隊伍入手,吸納3名*青年到村任職,充實村級力量;依托黨建工作中心、群眾工作中心、經濟發展(扶貧幫困)中心、社會事務中心建設,不斷完善運行機制,充分運用“一事一議”調動村民參政議政積極性,先后組織村民參加專題會議6次;加強作風整頓,通過公示欄、周一升國旗、入戶宣講、大喇叭等形式加大對黨務、村務、財務“三務”公開力度,加快推進基層陣地“星級化”創建,確保村級各項工作有序高效運行,建強基層黨組織。

  “現在,村干部的作風明顯好轉,辦事效率也高了,經常走村入戶了解困難訴求,想辦法為村民辦實事好事,村干部就是我們的貼心人。”村民李新民談起村干部的變化由衷地說。

  “致富路子”讓村民闊步前行

  為解決村民依靠土地為生、收入來源單一問題,工作隊和村“兩委”積極與企業對接,實施訂單培訓,在農牧民夜校、“科技之冬”活動中,開辦與工作崗位相適應的職業技能培訓,不斷提高村民就業技能。圍繞擴大就業、季節性轉移就業等問題,制定刺繡、禽類養殖等16條增收措施,力爭實現一戶一就業。對6家養殖大戶跟蹤扶持,加大無息貸款投放力度,以點帶面,促進養殖業發展。

  2018年以來,工作隊與村“兩委”先后舉辦烹飪、農機修理、汽車駕駛等培訓班,培訓學員1200余人次,轉移勞動力800余人,務工6個月,人均收入達2萬余元。結合村里刺繡能人各自經營形不成規模問題,工作隊與村“兩委”成立了民族服飾刺繡專業合作社,配備刺繡機20臺,吸納刺繡能人60余名,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村民阿依丁·堆山別克在工作隊和村“兩委”的幫助下,成功申請貸款10萬元,養殖褐牛30頭,年收入6萬余元,帶動周邊6戶村民發展養殖業,村民們笑稱他“牛哥”。

  在工作隊與村“兩委”的帶領下,各族群眾的自力更生意識明顯增強,賦閑在家的青壯年勞動力早已變為身沾泥土的致富能手;拾掇家務的婦女紛紛外出務工;曾經的荒蕪庭院變得碩果滿園……

  “全面整容”讓村民神清氣爽

  近年來,工作隊與村“兩委”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積極協調、爭取資金。新修瀝青路面、綠化美化街道、新建牲畜棚圈、配套自來水、修繕渠道等基礎設施。經過集中改造,土坯房變成了安居富民房,102盞太陽能路燈照亮了街頭巷尾。

  為加大環境整治力度,轉變村民思想觀念,工作隊與村“兩委”集思廣益,將每周五定為“清潔日”,組織開展環境整治活動15場次。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舉辦文明鄉村“親子班”,現場“任命”村里小孩為義務監督員。“媽媽,垃圾要倒進垃圾池!”“叔叔,飲料瓶我幫您扔!”……在孩子們的監督下,村民自覺參與村莊環境衛生治理,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現在有了衛生監督管理機制,大家的文明素質提高了,生活在這里心情更加敞亮。”看著越來越美的家鄉,衛生小隊長居馬太·哈得勒別克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如今的阿勒瑪勒村,村民們鄰里和睦,錢包變鼓,個個臉上洋溢著笑容,工作隊與村“兩委”正用有愛的畫筆描繪著溫馨幸福家園。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ishiyu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