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果蔬生態種植后,不僅幫助村民實現了就業,還增加了收入。”近日,湟中縣多巴鎮幸福村菜籃子生態農莊種植大戶申強高興地說,“通了動力電,溫室大棚用上了電動卷簾機、電灌溉,生產效率提高了,收入很可觀。你看這吊瓜,是我今年引進的新品種。我還引進了芭樂、黃金百香果、車厘子等。”
秋冬之交的青海天高云淡,草木金黃。在湟中縣多巴鎮幸福村,到處彌漫著溫室大棚里散發出的果香味。
幸福村有165戶、村民634人,地處偏僻,常年缺水。交通閉塞和干旱長期制約了經濟發展。以前,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是外出務工和種地打糧,收入不高,大多數村民居住在破舊的土房里。
近年來,幸福村大力發展果蔬生態種植和副食品加工,搶抓市場機遇,促進農業生產從傳統種植向發展特色經濟作物轉變,昔日的窮溝溝變成了果蔬飄香的銀窩窩。
在這個過程中,國家電網西寧供電公司積極服務村里的用電需求,支持產業發展,為推動農業經濟轉型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菜籃子生態農莊占地200多公頃,有溫室大棚1400多座。2016年年初,農莊建設初期面臨著許多困難。*讓村民感到棘手的問題是電壓不足,抽水泵、電動卷簾機等無法使用。
2016年5月,幸福村黨支部書記張志科來到國家電網西寧供電公司,希望供電公司能幫助幸福村解決用電問題。了解情況后,電力公司馬上向上級匯報,并將該村電網納入農網改造升級工程項目。
經過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幸福村菜籃子生態農莊每座棚實現裝機3千瓦。整個農莊用電4200多千瓦,用電容量問題得到徹底解決,保障了農莊蔬菜、時令水果等特色農產品的種植。
目前,菜籃子生態農莊年生產各類蔬菜2萬多噸,產值7200萬元,凈收益800多萬元,不僅解決了村里700個村民的就業問題,還帶動了附近村莊370多戶村民致富。幸福村人均月收入從以前的不到2000元提高到10000元左右。
近日,村民張秉泉剛將一袋飼料倒入粉碎機,又連忙提起一袋已經加工好的飼料,三步并兩步地趕到豬圈里喂豬。
張秉泉從事養殖業已有10多年了。從放牧散養到集中圈養,再到小有規模,他不僅是村里養殖業發展的親歷者,也是電網從弱到強的見證者。
以前養殖,張秉泉要用鍘刀將玉米稈等草料粉碎。后來,他買了一臺碎草機。但因為電壓不足,碎草機常常無法正常工作。
“我搞了10多年養殖,現在*省心。”張秉泉說,“以前電不足,家里購置的飼料粉碎機就是擺設。現在通了動力電,飼料粉碎機用著很順手,轉得很帶勁兒。”
農網改造升級滿足了村民生活用電,也為種植業和養殖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電力支撐。
幸福村里,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導線、一臺臺嶄新锃亮的變壓器伴著一座座紅頂白墻的農家屋舍,天碧藍,青草黃,儼然一幅和諧幸福的美麗畫卷。
“村民就業有了保障,收入也穩步提高。家家都用上了冰箱、電視、電灶等家電。能過上這么舒坦幸福的生活,大家打心底里感謝黨和政府。我們更有信心帶領村民奔小康哩。”張志科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
新聞關鍵字: 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