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發展方向,我想這種模式應該是可靠的選擇之一。”上海市浦東新區書院鎮塘北村黨總支書記劉芹弟說的“模式”,正是剛入駐塘北村不久的辛江農業技術專業合作社的反滲透膜栽培技術。
據悉,該合作社主要種植彩虹小西瓜和小番茄,種植技術和設備都是從日本引進的。這款西瓜單只重只有500克,縱切剖面瓜瓤紅、橙、乳黃相間,像是一道彩虹,而且瓜皮薄,且可以食用,雖然個頭小,但每只瓜可以賣到50元。
“粗略算一下,他們的畝產值可以接近60萬元,跟種植水稻簡直是天壤之別。”劉芹弟說。
如果說辛江合作社用高科技帶來了高附加值,那么從劉芹弟手中起家的田博瓜果專業合作社則讓村民更有獲得感。作為全市*“支部+合作社+農戶”的農村合作社黨建品牌,成立于2003年的田博合作社,以提高西甜瓜種植技術、解決西甜瓜銷售難為初衷,目前通過已經成型的8424品牌,實現帶動周邊1000多農戶、年銷售3000多萬元,在延續現有產業基礎上,建成優質林果種植及加工、物流配送綜合產業基地。
據悉,田博合作社目前8424西瓜年種植面積約為2000畝,其中500畝集中在塘北村,其他則輻射帶動周圍幾個村;由35戶農戶負責種植管理,單戶種植面積多在10畝至50畝之間;因為西瓜連作障礙影響,輪作水稻的土地則由家庭農場經營。
黨支部引導和黨員帶頭,促進了合作社社員支持和遵守“統一生產標準、統一技術服務、統一標識包裝、統一使用品牌”的管理模式,是田博合作社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內在原因。因此,在當前的“支部+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的新型模式下,“我們沒有,也不會放棄‘黨建引領’這個核心要素。”劉芹弟說。
劉仁是田博合作社目前實際的“操盤手”。與父親劉芹弟這個“農一代”不同,1983年出生的劉仁剛辭掉公職、進入合作社時候是個“農盲”。他自己找了一畝地當試驗田,用了整整一年時間,從播種、施肥、移苗、授粉、坐果到分揀、包裝、配送……劉仁整天泡在田間地頭,把8424西瓜的種植技術扎扎實實地動手操作了一遍。
之后,劉仁又不斷加強學習,參加區職業農民培訓,從政策解讀、市場營銷到經營管理、農業科技等均有涉獵,*終成功獲得“浦東新區職業農民培訓合格證”。2012年,他正式從父親手中接過“接力棒”。
如今,劉仁的團隊已經達到12人,且多是三十幾歲的年輕人,而劉仁思考的問題也不再單單是西瓜的種植,為減少8424西瓜運輸中容易出現的裂瓜問題,他著手組建了一支運輸車隊,降低了損耗率;看新引進種植的日本細紋網紋瓜的種植情況,為明年的試驗做準備;守著電腦看銷售報告,分析銷售渠道……
從“農一代”到“農二代”,田博合作社用一只西瓜,撬動了整個塘北村的產業興旺之路。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