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駕駛證管理規定》《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登記規定》及其工作規范的貫徹落實,加強監理業務規范化建設,增進各省業務工作交流,提升農機安全監管能力,今年8月,農業農村部農機推廣(監理)總站組織開展了農機安全監理業務規范化建設檢查交流活動。各地高度重視,制定方案,扎實開展。在各地自查的基礎上,總站組成6個檢查組到12個省開展實地檢查交流工作。檢查組深入24個縣(區)、38個合作社,了解縣級農機監理窗口建設、監理業務開展情況和合作社的制度建設、安全管理情況,召開監理人員、農機手、合作社理事長參加的座談會40余次,深入了解基層農機安全監理工作情況,并在9月召開了檢查活動總結會。從檢查情況看,各地深入推進農機安全監理業務規范化建設,措施有力,成效明顯。
一、新規章規范宣貫到位
農業農村部農機推廣總站為新規章規范的實施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編印了《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牌證管理規定匯編》和法規宣傳掛圖。指導各地進行計算機管理系統的開發、升級。目前,全國已有29個省(區、市)正式啟用了新版“農機安全監理信息管理系統”辦理業務。對各省農機安全管理人員、業務人員及省級師資人員500余人進行了宣貫培訓,并派員赴安徽、寧夏、湖北等10多個省(區)指導各地開展宣貫活動,使全系統更準確地把握新規章規范的要領、要義和要求。從檢查交流的情況來看,各省份貫徹落實新規章規范措施有效,務實到位。
二、牌證管理更加規范
各地堅持“誰承辦、誰簽字,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嚴把注冊登記及駕駛人考試發證關。切實做到嚴禁違規發放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和檢驗合格標志,嚴禁為不符合駕駛許可條件、未經考試或考試不合格的人員發放駕駛證。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累計在冊的拖拉機數量為1455.4萬臺,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24.2萬臺;聯合收割機數量為158.5萬臺,同比增加了2.8萬臺。全國累計在冊的拖拉機駕駛人員為1320.7萬,同比減少了7.7萬人;聯合收割機駕駛人員為75.2萬人,同比增加了0.5萬人。
三、安全生產檢查更加深入
各地狠抓安全生產責任落實,進一步明確各級農機部門安全監管責任,層層簽訂農機安全生產責任書,確保農機安全生產各項措施橫向到邊,縱向到底。部分地區采用暗訪暗查、雙隨機抽查的方式,適時對基層監理業務開展情況進行督查檢查,保障了監理業務規范化建設。有些地區開展了農機安全隱患分級分類管理課題研究,為開展隱患查治和執法工作提供理論基礎。各地還重點開展了對農機合作社、設施農業園區等單位和鄉村道路、田間、作業場院等場所的農機安全隱患排查以及“打非治違”、變型拖拉機專項整治等活動,取得了較好成效。
四、事故處理及統計更加有力
各省強化事故處理裝備建設,開展了農機事故處理和統計人員培訓,建立了24小時值班制度,公開事故報告電話,完善農機事故應急救援機制,有的地方還開展了農機事故應急處置演練,提高事故處理能力和水平。今年1-10月累計報告在國家等級公路以外的農機事故458起,死亡60人,受傷112人,直接經濟損失611.77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下降了26.7%、40.0%、38.5%和46.9%。
五、“平安農機”創建更加扎實
“平安農機”創建工作是做好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的有力抓手,已成為行業的重要品牌。各地高度重視“平安農機”創建工作,積極爭取政府支持,納入目標考核,把農機安全的部門職責上升為政府職責,落實安全責任,建立長效機制,扎實有效開展。通過“平安農機”創建工作,農機監管條件有了明顯改善,農機安全生產基礎得到了全面加強,廣大農民群眾的安全意識得到了提高。
六、安全宣傳更加廣泛
各地積極開展“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咨詢日活動,切實把“安全生產月”活動與防范遏制農機事故結合起來,與落實安全監管工作職責結合起來,與推進農機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結合起來,重點加強宣教產品的開發,組織開展宣傳教育“七進”活動,大力開展農機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政策宣傳和安全操作、技術咨詢;結合檢驗審驗、駕駛員培訓、執法檢查等工作,認真開展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農忙季節以及重要節假日期間的農機安全專題宣傳教育。有些地方還開通了信息平臺,利用短信、微信、APP等新媒體手段開展農機安全宣傳。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