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收到30多單,到現在已經賣了快2萬斤的金絲絞瓜了。 ”在安徽淮南市潘集區田集街道一間倉庫內,王明坐在一堆黃燦燦的金絲絞瓜中,一邊忙著為客戶打包裝箱,一邊對記者說。
2016年,32歲的王明開始做電商,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內,已經成為當地有名的電商老板。在他的倉庫里,除了金絲絞瓜,還有綠豆圓、馓子、蘿卜干、西瓜醬等,這些當地特色農家食品,都是王明網店的走俏貨。
王明曾在蘇州打工。 2014年,因母親生病,他只得回到老家,一邊跑快遞,一邊照顧母親。當他看到當地有不少農戶搞起了農村電商,將農產品賣到了網上時,也做起了市場調查。
2016年5月,王明在淘寶網上開起了“鑫農小哥”農特產品店鋪,線下注冊了新農農產品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當時正是酥瓜上市的時候,王明就把酥瓜作為網店的*主打產品。沒料到,網上賣酥瓜不僅沒有“一炮而紅”,反而虧損巨大,“包裝沒解決,運輸中爛的太多,要向買家補償,一季瓜虧了好幾萬元。 ”
為了解決瓜果包裝問題,王明不斷模擬物流裝卸進行實驗,經過多次改進,*終用冰袋加氣柱作為內包裝,解決了新鮮瓜果在長途運輸中的保鮮和破損問題。葡萄成熟的時候,他就用這種方式向客戶發貨,沒有一單出現產品破損,受到客戶好評。產品質量好,加上細心服務,越來越多的買家愿意光顧他的店鋪。
“不怕不賺錢,就怕貨不全。 ”瓜果下市后,王明又想方設法豐富自己的產品種類,綠豆圓、馓子、西瓜醬等當地特色小吃,都成了他的網店上吸引客戶的農家風味小吃。
2017年,王明將崇明島上種植的金絲絞瓜引入潘集,讓合作農戶種植。為了穩定貨源渠道,他通過下訂單的方式,與當地10余戶農戶結成了合作伙伴。當年收獲的6萬多斤金絲絞瓜銷售一空,在盈利的同時還帶動了農戶致富。
如今,王明的電商生意年銷售額有近百萬元,他注冊的“鑫農小哥”品牌商標,成為潘集區*家電商品牌。 “當下政策這么好,正是農村電商發展的大好時機。 ”王明信心滿滿地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