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畝稻田能產多少蝦?成本多少?利潤高不高?”近日,在江西省農業發展大會的考察現場,吉安小龍蝦實力“圈粉”。小龍蝦是該市正在積極推廣的“稻蝦共作”種養新模式成果,引起全省各地與會代表的關注。
在吉水縣同江萬畝生態漁業產業園,撫州市金溪縣縣長高連珠捉起一只現場展示的小龍蝦仔細端詳。“小龍蝦的養殖周期有多長?”“病害控制難度大不大?”“對水稻的種植及產量有什么影響?”“同時種養還是分別種養?”一個接一個關于“稻蝦共作”的問題,高連珠問得仔細,聽得認真。每一個問題,技術人員都詳細回答,毫無保留。高連珠表示,“稻蝦共作”種養模式不僅豐富了農業產品種類,更重要的是可以讓農民增收,想把這些好的經驗都帶回去,惠及更多農民。
省農科院副院長、研究員余傳源在對該產業園進行現場點評時說:“整個產業園主導產業非常明顯。共養共作模式,可以實現優質稻,特別是綠色有機稻的生產和優質特色水產的雙豐收,明顯提高單位面積稻田的效益,同時也可以明顯改善這個區域的生態……”
近年來,該市積極探索“一季蝦、一季稻”的“稻蝦共作”種養新模式。實踐操作中,小龍蝦養殖與水稻種植共用一塊稻田,實現稻蝦互利共生、優勢互補,水稻為小龍蝦提供良好的棲息、攝食和生長環境,小龍蝦為水稻除草并提供有機肥,達到稻、蝦雙豐收的農業生產模式。目前,該市稻蝦綜合種養面積達到3萬畝。全市建立連片100畝以上的有76個,其中千畝以上的基地10個。
據大會考察點之一,泰和縣螺溪萬畝稻蝦基地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通過“稻蝦共作”新模式,該基地每畝稻田可產小龍蝦130公斤至150公斤,產綠色水稻400公斤至450公斤。根據市場行情,每公斤小龍蝦可售約40元,大米每公斤約4元,每畝稻田年銷售收入可達8000多元,比單一種植水稻畝均純收入增加2000元至3000元。同時,該稻蝦基地已解決了2000多名勞動力就業。基地還通過“公司+農戶”以及聯戶承包等模式,采取統一供苗、統一技術、統一回購、統一品牌方式,帶動300多戶農戶參與種養,戶均增收1.5萬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