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貨”要出山,電商要先行。
“我們的綠殼雞蛋不愁銷路!”11月22日,在貴州黔南長順縣鼓揚鎮格道村,村支書班朝斌告訴記者,通過村、鎮電商服務站,村里的綠殼雞蛋供不應求,近銷貴陽、遵義,遠銷廣東、江蘇、浙江等地。
長順縣是貴州省70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之一,為打通農產品上行“*初一公里”,2017年以來,建立覆蓋全縣的電商服務網絡。目前,全縣累計建成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網點101個,深度貧困村覆蓋率*。
電商下沉,讓產品快速變商品。“截至10月底,全縣貧困村綠殼雞蛋網絡銷售額達500余萬元,輻射帶動高鈣蘋果、紫王葡萄等農產品銷售,直接帶動2萬名貧困戶,戶均增收800余元。”長順縣電商辦主任冉龍敏說。
早在2015年,省政府出臺的《關于發展電子商務的實施意見》明確,大力建設電子商務平臺。到2017年底,貴州基本完成電子商務發展“百千萬工程”,即打造一百個*或省級示范項目、一千個特色網店、一萬個電子商務服務站。
今年,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將“建設2500個村級電商扶貧站點”列為全省民生實事之一。
3年多來,省、市、區三級均成立由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電子商務發展領導小組。為把電子商務下沉到基層,在不新增人員和編制的情況下,各地調配機構編制,專門設立電商辦或網絡經濟局,建立完善多級協調機制,全力開展農村電商*扶貧。
在村一級,還引導村黨支部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探索建立了“基層黨組織+農村電商”“農村電商+村級公共服務”的發展模式。
為完善服務體系,以建設農產品集配中心為重點,搭建了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將電商終端延伸到農村。同時,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構建以貴陽和遵義為中心,市州所在地為樞紐,縣(市、區)為節點,鄉鎮大型農產品生產基地為末梢的省內全覆蓋冷鏈網絡快遞體系。
同時,不斷提升公共服務體系運營能力。對內,積極推進貴州電子商務云建設,形成了以在線交易、綜合服務、數據挖掘等功能為一體的電商平臺,大力發展本土平臺型電商企業,培育出貴州電商云、黔郵鄉情等一批本土*電商平臺。
對外,不斷引入國內大型電商平臺,貴州省先后與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國內知名大型電商平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開設銷售貴州省農產品的地方館、特色館、扶貧館和特色網店及專區,推動貴州省農產品上行。目前,阿里巴巴已在貴州省37個縣(市、區)開展了村淘項目;京東集團開設京東幫服務點56個;蘇寧易購開設直營店60余個。
數據顯示,全省已建成縣級電商運營服務中心60余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點10220個,快遞物流覆蓋全省80%的鄉鎮。“通過電商扶貧站點的建設,有效破解了農產品上行‘*初一公里’的難題,真正打通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通道。”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介紹。
如今,電商云等本土電商平臺積極對接企業,現已免費為貴州3000余家傳統企業提供電商交易平臺,SKU總數達20409個,涵蓋全省88個縣,其中在售產品10180個。
圍繞“到2020年,全省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3600億元,網絡零售交易額突破1000億元”的目標,貴州省將進一步加快推動電商產業載體發展,優化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布局和物流配送網點,讓“黔貨”上行更快更好,全面提升電商*扶貧能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