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浙江東陽:扎根農村花開有聲
浙江東陽:扎根農村花開有聲
農業網   時間:2018/12/12 8:19:00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353

  從窮困不堪的小山村到中國十大名村,從全村人均年收入87元到12萬元,從家庭小作坊到*企業集團,花園村和花園集團成長蝶變的歷程,就是浙江省東陽市南馬鎮花園村黨委書記邵欽祥奮斗的歷程。

  30多年來,他懷揣強村夢、興企夢、共富夢,不忘初心永向前,在奮斗中跨越了一個又一個高度,成了與時代同行的追夢人和圓夢人。

  一支蠟燭點燃強村夢

  1981年5月,邵欽祥等3人各出資500元,蠟燭小作坊開張了。到年底,紅利頗豐。那年春節,花園村家家戶戶分到了“花園”牌紅燭。看著搖曳的燭光,貧窮的花園人似乎看到了未來的光芒。

  1981年10月,花園村誕生了真正意義上的*家工廠——花園服裝廠;1993年,組建了浙江花園工貿集團公司。

  到2004年,花園的“富”小有名氣,農民人均收入達3.6萬元。就在這年10月,花園村與周邊9個村合并,組建新的花園村。

  邵欽祥看到了強村的機遇,甩開膀子大干起來。“農民*要緊的是住房。”村“兩委”按照村莊總體規劃,以農房改造為新農村建設的重點,整體搬遷4個村,整體拆建4個村,舊村改造2個村。幾年時間,一個全新的花園村就呈現在世人面前。

  2017年,花園村經營收入達520.63億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2萬元;花園村在“全國300個名村綜合影響力”排名中列第三位,成了中國農村現代化的榜樣。

  一個項目助力興企夢

  從1981年辦服裝廠到1993年成立集團,花園辦的都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由于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產品,產值徘徊在2億-3億元之間,企業進入艱難的維持階段。

  “花園集團必須實施高科技戰略,一定要上高科技項目。”1993年,邵欽祥在多次出國考察后,開始了企業轉型升級的構想和嘗試。

  1996年,邵欽祥跑到中科院要項目,讓院長路甬祥很吃驚也很感動。當年6月,花園集團與中科院簽訂了共同開發維生素D3項目的協議。

  項目研發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科研經費共投入了7000多萬元。連年的大投入就像個“無底洞”,企業資金周轉一度非常緊張。倔強的邵欽祥跟維生素D3較上了勁。

  事實證明了一切。1998年4月,維生素D3中試成功;2001年,維生素D3投料試產成功,打破了國際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2003年開始,維生素D3系列產品進入國際市場,花園集團成為了全球*的維生素D3生產企業。2014年10月9日,“花園生物”在深交所成功掛牌上市。

  在高科技產業引領下,花園集團加快培育和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集團擁有50家全資和控股公司,擁有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產業涉及生物醫藥、新型材料新能源、現代農業等。2017年,花園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30.63億元。

  一份初心放飛共富夢

  邵欽祥認為農村帶頭人“要自己善于致富,更要善于引導帶領村民共同致富,過上小康生活”。

  從1981年辦廠始,他每年從企業利潤中拿出部分資金用于村里的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他已將辦企業積累的數十億元財富,無私奉獻出來建設家鄉。在花園村,每位村民都享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地農民保險、農房改造補貼等30多項福利政策;8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可領2000元到1萬元不等的高齡補貼;大學生享有每年1萬元到5萬元不等的回鄉創業基金;困難戶可申請扶困補貼,村民看病自費部分還可向村里報銷一半。

  分發福利解決了村民的退路,而全民創業則解決了村民的出路。

  飲食一條街、建材三條街、服裝一條街、工藝品雕刻一條街等……花園村通過規劃特色街道、開辟專業市場、支持第三產業等措施,在不斷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為村民就地創業開辟廣闊天地。截至2017年底,全村擁有個私工商戶3483家。

  與此同時,村莊的治理水平和文明程度不斷提升。位于村行政樓一樓的便民服務中心,村民不出村就能辦理9類164個事項;在村莊的各個公共空間,安裝有3200余個全天候運轉的監控探頭;村里構建了包括治保委員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小組、外來人員管理領導小組等在內的調控防治處五位一體的社會綜合治理機制,成員達200多人。

  通過完善的體系和服務,讓鄉村有序運轉,*終實現每個人的全面發展和美好生活。邵欽祥說:“這是我*的幸福。”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yaolei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