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新泰市泉溝鎮,有一個名氣很大的家庭農場——新泰市聚野家庭農場,農場的主人叫焦圣貴。雖然他今年只有34歲,但在當地乃至全國野菜種植界,他的名字可是響當當,因為他的野菜種子占據了國內70%的市場份額,個人經歷也很傳奇。
出生于泰安市岱岳區一個小山村的焦圣貴,曾在泰安市科學技術局工作。*偶然機會,看到許多城里人到農村挖野菜,他敏銳地意識到,今后野菜市場潛力巨大。
機會不等人,看準了的事就要干。為此焦圣貴毅然從單位辭職,當起了農民,并組建了合作社。返鄉創業*年,他建了5個大棚,帶領村里人種植一些高品質的野菜。同時,還將自己的專利——金蟬養殖技術利用起來,免費給村里人提供金蟬種條、養殖技術等,讓鄉親們一塊加入到金蟬養殖行業中。到2015年,合作社金蟬養殖已經取得了非常可觀的經濟效益,每畝地純利潤已經超過了1萬元。
2015年,焦圣貴來到新泰,在泉溝鎮通過土地流轉,建起了中國野菜野生水果種質資源基地。當年2月,他創辦了新泰市聚野家庭農場。農場占地面積200余畝,成為省內*由科技部、教育部、山東農業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認定的特色產業基地及分布式服務站。
家庭農場建成后,焦圣貴大顯身手,種植養殖一起上——野菜保健菜、野生水果、野生食用昆蟲、野生中草藥及食用菌等。其中野菜品種就有138種,野生水果品種38種;另外還有林下畜禽養殖及特種水果百果園。農場集生鮮農產品種植銷售、休閑旅游采摘、品種選育及開發等為一體,不僅自己有了收入,也帶動了當地農民就業和農民增收。
隨著生鮮品產量的增加,焦圣貴的農場上了野菜及野生水果的深加工項目。野菜系列的野菜茶、野菜水餃、野菜面條、野菜窩頭及即食野菜產品開始進入市場;野生水果方面有果酒、果脯、果干等產品。深加工產品保質期長,適合網上銷售,為此焦圣貴和妻子利用所學的計算機專業特長,先后建立了中國野菜網、中國野菜信息網、中國野菜種子網等多個網站,還在淘寶網上開設了3個店鋪。借助網站和網店,他們平均每天能接到200份訂單。通過互聯網,聚野家庭農場實現了國內野菜種子70%的市場占有率。
產業再升級,成為全國行業標準制定者。2016年5月,焦圣貴聯合山東農業大學、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山東現代農業科學研究院、泰安市農科院、泰安市林科院等高校、科研單位的專家,共同成立了國內*權威、專業的野菜、野生水果科研單位——新泰市大自然野菜野生水果研究院。研究院對國內常見的野菜、野生水果等進行基礎性研究,包括生物習性、品種測定等。通過這些研究,為將來農民規模種植及產品深加工提供科學依據,同時為消費者科學食用提供科學支持。
研究院成立后,牽頭組織召開了兩屆中國野菜行業發展論壇,并成功領導組建了中國野菜產業聯盟及中國野菜產業戰略聯盟,實現了國內野菜產業的抱團發展,提高了行業整體競爭實力和抵御風險的能力,聯盟制定的新泰野菜標準已經成為全國野菜行業發展的標準。
今年4月份,焦圣貴發起并聯合當地幾家相關公司,共同組建的區域內*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山東蓮花山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成立。這一聯合體涉及農業種植、養殖、深加工、銷售等,成員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和特長,協同抱團發展,*終構筑深度融合的農業“新六產”。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