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現在香菇這長勢,今年至少可以實現凈收入兩萬塊,一家4口人穩當脫貧沒問題了。”近日,正在大棚內采摘頭茬香菇的湖北省十堰市楊溪鋪鎮鐘山村貧困農民鐘明清開心的告訴筆者。
時至冬閑,和鐘明清一樣,鄖陽區19個鄉鎮、341個村的6萬多貧困戶正在進行香菇生產管理、采摘等農事。小香菇承載著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大夢想。
鄖陽區在決戰貧困、啃下扶貧產業建設硬骨頭的實踐進程中,突破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功能性限制開發區”等制約瓶頸,以區域橡子等櫟類木質資源豐富、農民有香菇種植傳統基礎等優勢,把香菇生產作為貧困農民脫貧致富的“兜底”產業,實行“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運行,在全區19個鄉鎮建設香菇制棒車間28個、點菌車間850個,發展香菇3500萬棒,預計年產業產值60億元,為當地貧困群眾開辟出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近期是香菇陸續出菇管理的季節,筆者在鄖陽區青龍泉社區(之前名為“香菇小鎮”)千畝香菇扶貧產業園區看到,980多家貧困戶正在園區進行香菇生產活動,或掀棚、浸泡催菇,或采菇、分級,或晾曬、烘烤,一派繁忙景象。在一字排開的菌棒上,鮮嫩的香菇緊緊簇擁,長勢喜人。
“這幾天我們大棚陸續出菇了,每天早上7、8點來摘香菇,還有技術員指導著,*能摘一二十框,能有一二百斤,心里感到非常高興。”貧困戶李幫軍告訴我們。
李幫軍是鄖陽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入駐香菇扶貧產業園區的一個縮影,鄖陽區按照產前政府補貼小額信貸,產中干部包保、專班指導服務,產后保護價上門收購的辦法,為貧困農民撐起香菇產業致富“保護傘”,確保了他們真脫貧、穩增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