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董家鎮張而村被譽為“濟南草莓種植*村”,自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種植草莓,在草莓產業方面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強的跨越式發展,申請注冊的“張而”牌優質無公害草莓也先后榮獲“濟南市旅游暨特色農產品優質產品”及“中華名果”稱號。
歷城區農業局草莓研究員李綱介紹,草莓產業是典型的近郊產業,歷城區是濟南重要的中心城區,發展設施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歷城草莓有章姬、雪里香、紅顏等多個品種,憑借獨特的地理位置、氣候特點和技術水平,“張而草莓”10月底就陸續成熟,能實現從當年11月初至翌年5月的超長供應期。
當一件消費品回歸產地、行業、生活的本質并成為一種集體性文化習慣乃至儀式時,就具備了超越一般商品的周期輪回。李綱說:“張而草莓”作為濟南市十大農業特色產業之一,脫離傳統農業產業發展機制,融合休閑文化旅游元素,通過規劃手段,實現品牌振興、園區振興、設施農業振興和產業振興,成為濟南農業新舊動能轉換的實踐基地,打造了一個有溫度的鄉土品牌。
近年來,歷城區統籌整合產業園區、水肥一體化、農業開發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專項涉農資金,自2018年起,區財政每年安排不少于5000萬元資金,支持草莓產業振興。同時,歷城區加大引智引技力度,促進歷城草莓在品種改良更新、種苗繁育方式、栽培管理技術等方面逐步升級,草莓育苗技術和立體栽培技術全國領先,省水、省肥、省空間的草莓立體無土栽培面積逐步擴大。
歷城草莓協會會長崔剛說:“現在許多農民在草莓種苗方面還是以自己繁育為主,在種植過程中很容易受病毒感染,造成品質退化、產量降低等問題。推廣脫毒種苗是主要方向,這樣農民就不用一年時間都綁在地里。”
現在歷城區“張而草莓”規模化草莓種植面積達2萬畝,總產量4000多萬公斤,總產值近8億元,每年吸引市民觀光采摘已達100萬人次,采摘占比超過36%。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