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網Agronet編輯雜談】近日,騰訊、阿里、京東、百度等互聯網大腕紛紛宣布進入農業領域,想要為我國農業領域注入強大動力。面對農業這座大金礦,華為也不甘示弱,終于出手了,正式進軍農業領域。
華為這次布局農業的目標是解決全球“饑荒”問題,早在之前華為的新一代的麒麟芯片都搭載了人工智慧,使得華為的手機備受矚目,這次華為也要把他們的智慧,投入到農業。
不得不佩服華為的魄力,很*,物聯網農場是農業的未來,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可以設想,如果你是一名農場主,可以隨時利用互聯網革新各種新技術,時刻保持自己的農場不落伍,豈不美哉?我們常說,科學技術是*生產力,能夠*時間通過互聯網革新自己的技術,那么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也能*時間知道市場的需求,準確把握市場脈搏,做到高效生產,那么你的農場還能得不到良好的發展嗎?
互聯網公司進軍農業,必須有技術支持,而華為的“諸葛亮”是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眾所周知,作為解決了中國十幾億人吃飯問題的科學家,袁隆平的技術無疑是值得信賴的,近來袁隆平的“海水稻”事業進行的如火如荼,而海水稻也是解決我國15億畝多的鹽堿地不能栽種作物的一種重要的解決方案。在我國,耕地只有18億畝,但是鹽堿地卻有15億畝,如果這些鹽堿地都能中上糧食,那無疑我國的糧食問題將得到極大的解決。
通過與袁隆平院士的合作,相信華為的智慧農業,前景非常遠大。袁隆平院士團隊特有的海水稻及鹽堿地改良核心技術,與華為強大的通訊技術和大數據開發技術互為依托,以億畝鹽堿地開發為市場載體和應用場景,雙方聯合各自生態圈合作伙伴,打造海水稻引領的“農業沃土”平臺。通過這一系列的布局,華為的智慧農業在立足于市場和技術的前提下將會走向遠方,實現高科技反哺農業。農民也會獲益,推動農民的增產增收,*終實現中國成為農業強國的目標。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