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筠連縣是一個川滇接合部典型的山區農業縣,也是一個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山區于一體的貧困縣,曾因煤而興。近年來,受宏觀經濟下行和煤炭行情下滑雙重影響,該縣產業轉型任務艱巨。在廣泛調研論證的基礎上,該縣結合牧草資源豐富、養牛傳統好等實際,把肉牛發展作為推進產業轉型、提高農民收入和脫貧攻堅的主要產業來抓,肉牛產業得到快速發展。
找準痛點 探索“1+N”聯動
今年10月中旬,本報曾以《草壯牛肥村民富 留守人員不空留》為題,對筠連縣筠連鎮五豐村的種草養牛模式進行了報道,該村的養牛模式被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曹兵海教授概括為“山繁川育、藏牛于戶”。在筠連縣,靠著這種養牛模式脫貧的鄉村還有很多,除了發展種草為養牛提供飼料之外,該縣還推出了一系列的產業扶持政策,幫助村民養牛致富。
筠連縣畜禽發展中心主任羅光華介紹,在肉牛產業發展初期,他們遇到很多困難。一是受資金、技術制約,農民養牛缺乏信心。二是財政資金欠缺,鄉村支持有心無力,帶動作用不明顯。三是受農業風險大、收益低、農村不良貸款率較高等因素的影響,銀行放貸信心不足。四是在肉牛疫病防控、市場價格波動等風險的共同作用下,保險機構不愿意開展養殖保險業務。為系統解決上述困難,筠連縣通過不斷的實踐,逐步探索建立了肉牛產業發展“1+N”聯動機制。“1”要發揮好統籌引領。
何為“1+N”聯動
羅光華解釋,“1”指縣委、縣政府,“N”指職能部門及鄉(鎮)、科研院校、銀行、保險公司、擔保公司(政府擔保基金組織)、肉牛養殖戶(加工企業),“+”是指管理服務、技術交流、院校合作、資金結算、市場營銷、加工增值、信息共享等互相密切合作的紐帶。“就是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在各職能部門的政策指導、技術支撐、平臺服務支持下,以誠信為基礎,以養殖戶(企業)為主體,以銀行為依托、以財政和保險為保障、以利益為紐帶的多方合作新機制,是集政策、資金、項目撬動、技術服務、金融支持、產業發展、政策保險、風險防范、信用意識培育等為一體的肉牛產業發展系統工程。”
這種機制能否有序運行并發揮效益,“1”的統籌引領作用十分重要。據悉,筠連縣大力推廣“藏牛于戶、山繁川育”模式,成立了肉牛發展推進辦公室暨好牛貸工作推進辦公室,明確責任分工,將肉牛產業發展目標任務分解到鄉(鎮),落實到部門,具體到村、量化到個人,形成人人有責的工作推進機制。在政策扶持方面,出臺了《加快推進肉牛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方案,加大對肉牛養殖場建設、肉牛繁育“見母補犢”龍頭企業培育、品牌打造、糞污資源化利用、金融貸投風險基金、肉牛保險等方面的扶持。此外,該縣還搭建川南肉牛交易市場、電子商務肉牛線上線下交易等平臺,培育肉牛交易經紀人隊伍,通過打造“筠連黃牛”、“筠苗”“川苗”“苗家黃牛干巴”等品牌,暢通肉牛銷售渠道,提升筠連肉牛影響力,促進肉牛產業與一、二、三產聯動發展,與旅游業、餐飲業融合發展,提高肉牛產業綜合效益。
在種種政策的支持和推動下,幾年來,養殖戶的養牛信心增強了,從*初的“要我養”變成了“我要養”。
“N”環環相扣 缺一不可
“N”是“1+N”聯動機制的各構成主體,共同為肉牛產業提供要素服務,環環相扣,缺一不可。羅光華介紹,這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細化分工強合力。“1+N”聯動機制中14個部門按照分工在產業布局、資金使用、信息支持、技術保障等方面履職盡責,共同推動肉牛產業發展。
二是防控風險增助力。只有降低養殖戶的養殖風險,才能讓他們無后顧之憂。該縣一方面在增強畜牧部門基層公益服務體系支撐作用的基礎上,利用專業合作組織和肉牛飼料商等提供養牛技術服務,并將肉牛養殖技術、圈舍搭建、產業政策、信貸政策、保險政策等方面內容涵蓋成技術手冊《養牛一本通》,保證養殖戶人手一本,以此強化技術支撐。另一方面聯合保險公司創新推出烏蒙生態牛特色保險業務,養殖戶只需要承擔20%的保費(育肥牛70元/頭/年,母牛84元/頭/年),發生風險后,*可以獲得育肥牛4500元/頭,母牛6300元/頭的賠付。
三是創新融資聚財力。貧困戶要養牛,首先要解決牛的來源或者購牛資金的來源。該縣首先優化金融生態。培育資金互助社,探索“借牛還牛”發展模式,并創新產業扶持資金利用模式,將其作為貧困戶周轉使用、無息借款的專項資金。其次是建立風險基金。縣財政按產業發展貸款規模10%的比例設立風險資金,政府依據貸款購牛頭數,按照200元/頭的標準注入基金池,金融機構將風險基金補償銀行損失后追回的貸款注入基金池,撬動金融資金助力產業發展。再其次撬動金融支持。對有貸款需求,具有從事肉牛養殖經驗和標準化圈舍的養殖戶,按照母牛*8000元/頭,肉牛*6000元/頭,總量不超過50萬元提供貸款服務。并可為每頭母牛匹配每年2000元的信貸資金,滿足養殖戶購買草種、飼料等養殖周轉資金需求。同時,由縣財政按到戶貸款年利率5%預留貼息資金,破解貧困戶難以承擔融資成本的難題,消除貧困農戶“不愿貸”的顧慮。
“1+N”聯動機制的建立和推行,調動了各構成主體支持、發展肉牛產業的積極性,實現了互利共贏,促進了筠連縣肉牛產業的發展壯大。2017年末,全縣肉牛存出欄量已達到14.9萬頭,其中出欄肉牛4.8萬頭,在川南片區排名第1位、在全省農區(除三州)排名第10位。截至2018年11月,各銀行發放養牛貸款44501萬元,保險公司賠付金額1005萬元。如今筠連縣已被列為全國無公害肉牛生產基地縣、國家基礎母牛擴群增量項目縣,“筠連黃牛”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準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筠連縣被中國農業歷史學會授予“中國黃牛之鄉”稱號。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