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打包、分裝、噴碼……近日,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榮山鎮平基村蜀榮種養合作社生產車間里,一片忙碌。
海拔1200米的平基村,屬于典型的邊遠高寒山區。該村在去年順利摘掉“貧困帽”后,因地制宜做大金絲皇菊產業,走上了一條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的致富之路。
找準“金鑰匙”
“產業不能盲目跟風”“我覺得走特色發展的路子”“村集體去年栽植的脆紅李還沒有投產,品種和品質尚不清楚,*能發展周期短效益好的產業”……在年初的發展規劃會上,駐村工作隊、村支“兩委”干部與全村黨員群眾一同探求鄉村振興破局之策。
經過激烈討論,大家*終達成了“發展金絲皇菊產業”的共識。
*書記唐舒文和駐村農技員吳海明多次到龍潭鄉紅巖村觀摩取經,細致了解皇菊生長管理、經營銷售情況,隨后動員返鄉創業人士李從寶聯合5家農戶,成立了“廣元市蜀榮種養合作社”,以300元每畝的價格,流轉60畝土地進行先期試種。
從3月底栽植種苗,到10月底采摘花,其間僅進行了5次人工除草,周期短、管護易、見效快、產量高、效益好,承載著村民希望的皇菊給了大家一個驚喜。“今年*栽植,技術上還有提升空間,只產了8噸鮮花,預計產值40多萬元。”李從寶高興地說。
金絲皇菊讓村民們嘗到了甜頭,更看到了前景。“以前種水稻、玉米根本就賺不到錢,現在入股了2畝地種菊花,我和老伴光在合作社季節性務工就收入了5000多元。”7組村民李富英樂開了花。
提高附加值
篩選鮮花、送入烘房、精心包裝……連日來,蜀榮種養合作社一片忙碌。
“一朵鮮花只值2元,烘成干花則可以賣到5元左右,而且還是茶樓和菜葉專賣店經營者上門收購,農超對接,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村黨支部書記劉大師介紹說,菊花從種植、采摘、精選、烘干、包裝,到再次復活鮮艷于杯底,完成又*生命綻放,要經過很多復雜工序。合作社購買了烘房、精心設計包裝,進一步完善了產業鏈,提高了附加值。
“明年將把皇菊種植規模擴大至100畝,并出售種苗,不斷做大做強菊產業,讓菊香飄進千家萬戶,成為平基村民致富奔康的支撐產業。”談及合作社未來的發展,李從寶信心滿滿地說,“我們還將建設3戶農家樂,圍繞菊花做足產業發展的文章,打造生態觀光農業,游客既可以通過坐觀光車、騎自行車及徒步的方式暢游花海,又可品菊花茶、食菊花宴,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村民持續增收。”
2017年,平基村集體通過栽種銀杏苗、蕎麥、黃豆等經濟作物,*創收9425元,人均分紅16元。錢雖分得不多,但實現了村集體經濟“零突破”。
唐舒文告訴筆者,下一步,村集體在大力發展金絲皇菊產業的同時,將加大錯季節蔬菜、水果及肉牛、肉羊等農產品種養殖力度,做大做強集體經濟“蛋糕”,預計,僅金絲皇菊一項就可實現產值60余萬元,全村589人可人均分紅1358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