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給人的印象似乎是“理財”的盲區:沒有“財”,何談“理財”。被褥底下、衣柜底下能壓著一些現錢就不錯了。然而,近日,記者在走訪中獲悉,農民理財漸成時尚。
近兩年,從農村走出去的創業者蘇蓉、王富強購買的理財產品“月月升”數以幾十萬元計。類似的這些腰包漸鼓的新農民直接推升了郵儲銀行成都市分行的國債、月月升、日日升三款產品近5年超過50%的平均增幅。
儲蓄故事從活期到國債
20年前,成都雙流縣東升街道的蘇蓉20歲,剛在重慶一家工廠有了*份工作,每月100元左右的工資按時存在存折上交給媽媽。結婚時,媽媽把存折又拿給她。2000年初,蘇蓉在重慶買了*套房子,十幾萬元,傾盡所有儲蓄;2011年,與朋友合伙做摩托車的批發生意,本金還是來自自己的儲蓄。
與如今的月光族、信用卡一族不同,70后的蘇蓉對借貸很謹慎,存自己的錢,用自己的錢,踏實。通過儲蓄,人生每次“轉折、升級”都應付得游刃有余。
以前工資不多,存個活期隨用隨??;如今現金流大了,相比通脹水平,活期利率沒準還虧錢,蘇蓉需要新的理財方式。
邛崍縣冉義鎮的王富強,夫妻二人在西藏打工20多年,現在承包一些小工程,從而有了殷實的家底和積蓄。理財問題也提上日程。
人民銀行崇州支行國庫科科長梅萍介紹,除了儲蓄存款,*早的農村理財選擇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紅遍全國的“國庫券”。但當時,對于農村來說,銷售國庫券的網點很少,加上每年只發行為數不多的幾期,村民購買非常不方便,想買的要走很長的路、排很長的隊。但*根本的原因是積蓄本來就不多,除了衣食住行、教育、醫療等生活消費,農業上,每季都要投入新的生產資料,很多農民都更習慣把現金放家里。
如今,理財產品的品種豐富性與當年相比已是云泥之別,從村民購買的總額、種類上,能夠一窺農村經濟和農民生活的發展變化。
理財經驗從保值到投資
去年10月10日,崇州王場鎮清明村村民張東明在“農貸通”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申請購買國債,成都銀行崇州支行很快為其辦理了一筆1.5萬元、3年期的電子式國債。
今年8月,第七、八期國債發行首日,郵儲銀行崇州支行也通過“農貸通”銷售8筆共計70.4萬元的國債。
“國債下鄉”是服務三農金融的重要內容,聚集互聯網與大數據科技的“農貸通”則是一把推進的利器。
“在手機上有手機銀行的軟件就能操作,足不出戶,就能實現各種理財產品的咨詢、購買甚至贖回。”郵儲銀行崇州支行副行長郭超介紹,隨著人工勞務費增長,村民的務工收入超過支出,儲蓄意愿較高。
理財產品根據風險由低到高排序,分為謹慎型、穩健型、平衡型、進取型、激進型。“村民的每一塊錢都是辛苦錢,他們的理財觀念仍是偏保守的,更偏愛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梅萍分析。
與此同時,無論農業生產、還是小型加工、商貿,都對資金流動性有較強的要求。針對此,郵儲銀行發行的“日日升”“月月升”等產品頗受歡迎。
蘇蓉手上流動資金多的時候近百萬元,放著是浪費,存起來,可能2-3個月后又要用,她覺得這種周期短、購買贖回都很靈活的金融服務非常適合。
王富強也總結了自己的理財經驗:民間那種短期拆借、允諾高收益的,不要輕易相信;股票、基金浮動大,“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如今44歲的他計劃再干幾年就回家,考慮以后的生活,他選擇購買了幾十萬元的月月升,同時還有一些周期為一年的理財產品,形成周期長短、風險高低互相結合的理財結構,獲得不錯的收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