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旺澤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40年前,甘肅農民為吃飽肚子發愁,如今的甘肅,徹底結束了“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歷史,生產實現了“十四連豐”,產量連續六年穩定在1100萬噸以上。近年來,進入農業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該省多項農業產業已逐步躍居全國前列。
自稱甘肅“三農”工作老兵的李旺澤介紹說,在此基礎上,甘肅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正加速由傳統農業向特色現代農業轉變,民眾生產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李旺澤通過一組數字向記者展示40年來的巨變:1978年,甘肅農林牧漁總產值22億余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0.93元,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88元。到2017年,農業增加值1063億多元,增長了近50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76元,增長了80倍;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8029.7元,增長了91倍。
“我從讀書到工作就一直沒有離開過一個‘農’字,自己親身經歷和參與了改革開放以來甘肅農業農村發展的各個階段,也親眼見證了甘肅農業農村工作取得的輝煌成就。”李旺澤梳理稱,甘肅農業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大的歷史階段。
1978年至上世紀末,由“吃不飽”到豐年有余。李旺澤回憶道,在安徽小崗村18戶農民冒險簽訂包產到戶協議一個月后,甘肅隴南地區宕昌縣哈達鋪公社率先打破“大鍋飯”,實行大包干,拉開了全省包產到戶的序幕。“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
一方面大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另一方面努力探索旱作農業之路。李旺澤說,特別是針對甘肅干旱少雨,水資源極度匱乏的現狀,全省民眾解放思想、大膽探索,有水路走水路、沒有水路走旱路,水旱不通另找出路,苦干加實干,在貧瘠的土地上開創了符合甘肅實際的旱作農業之路,上世紀末基本實現了溫飽的目標。
李旺澤說,本世紀初到2010年前后,國家實施了西部大開發、退耕還林等支持西部發展的政策,同時中央大力推進以城帶鄉、以工哺農的新農村建設舉措,不僅全面取消“三提五統”和農業稅,而且出臺了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等強農惠農政策,給農民帶了看得見的物質利益,再次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
“加之農業科技廣泛應用,進一步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李旺澤表示,特別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在徹底解決吃飯問題后,民眾對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讓農民既能“吃得飽”,又能“有錢花”,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
怎么辦?還是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以改革尋找出路、靠創新推動發展。李旺澤解釋說,一方面,轉觀念,用創新思維謀劃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另一方面,調結構,變資源稟賦為產業發展優勢。
借助國家政策機遇,甘肅做大做強“獨一份”“特別特”“好中優”“錯峰頭”特色優勢農產品,初步形成了“牛、羊、果、菜、薯、藥”六大特色優勢產業,在全國農業格局中占據了重要和獨特的位置,不僅極大地豐富城鄉居民的“菜籃子”“果盤子”“肉案子”,農民的“錢袋子”也隨之鼓了起來。
2010年以來,甘肅堅持走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統籌支持良種繁育、標準化生產、冷鏈物流、品牌打造、風險防控等關鍵環節和要素,初步構建起來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動三產融合,壯大縣域經濟,發展循環農業、戈壁農業,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建設產業示范園,走產業化經營路子,全省農業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李旺澤表示,這一時期,甘肅中藥材、玉米制種產量躍居全國第1位,馬鈴薯產量躍居全國第2位,全省中藥材產量位居全國前列,蘋果產量躍居全國第5位,羊飼養量躍居全國第7位,牛飼養量躍居全國第13位,成為甘肅農業發展*的歷史時期,為該省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提供了有力支撐。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