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灃水鎮東高村的紅色東高革命紀念館里看到,隱蔽的地道口、秘密的活動室、泛黃的證書……原先只在書本中、電影中看到的革命事跡,如今直觀展現在眼前,讓每位來訪者的心靈都受到了深刻洗禮。
豐富的紅色檔案資源,使紅色東高革命紀念館成為山東黨史教育基地、張店黨員干部黨性教育基地、張店區廉政教育基地等紅色教育基地。
記者又來到馬尚鎮九級村的檔案室,只見柜子里整齊地擺放著該村各個發展時期的檔案資料,組織沿革、戶籍沿革、九級村族譜等,分門別類,一目了然。“這些檔案資料為村莊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提供了原始憑證依據和參考資料。很多村民還自發把家中保存的老證書、老物件交到了檔案室,豐富了鄉村記憶。”村黨支部書記告訴記者。
談到“檔案記憶”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的作用,張店區檔案局局長李思玉說:“美麗鄉村建設,既要改善硬件,提升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還要提升軟件,找尋鄉村記憶,挖掘村莊文化,進而做好保護和傳承,這就凸顯了村莊檔案管理的作用。”
據了解,張店區檔案局已圍繞鄉村振興、文化產業、紅色教育、民風民俗、旅游觀光、經濟發展等地方鄉村特色,構建起多元化美麗鄉村檔案資源體系,讓“檔案記憶”為美麗鄉村建設增色,為更多的村落留住“鄉愁”,讓更多的人們記住鄉村的別樣美麗。
走進張店區檔案館可以看到,從鎮村發展史上珍貴的文檔存留,到關乎民生權益的土地證、招工證、工資調整等各種證件,都被統一保存管理。“隨著檔案局職能的強化、檔案法制的健全,越來越多的鄉村檔案開始走出庫房,以嶄新的面貌走進村莊建設和百姓生活,成為村莊找尋記憶、凝練文化,農民追尋往事、解決難題的重要窗口。”張店區檔案局管理科科長高靜說。
今年以來,為全方位加強鎮、村兩級建檔,張店區還支持鼓勵各鎮開展村級檔案規范化建設,積極培育鄉村記憶建設示范鎮、示范村,并指派專人深入各村開展“一對一”實地指導,幫助村莊建設檔案館、村史館、紀念館等記憶留存載體和文化教育基地。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